01

8月4日下午,發生了一場悲劇:湖南某高一新生王某軍訓時因 熱射病 死亡。

...

熱射病,俗稱中暑,由于人體散熱不到位,導緻身體高熱,嚴重者可能死亡。

雖然該案例屬于偶爾突然事件,但畢竟是由外部環境引起的:在這麼熱的天,這麼小的孩子(王某15歲),為什麼要軍訓?

七八月份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通常是學生放暑假的時間。

教育部設置暑假,就是為了減少中暑等安全事件的發生,保護學生生命安全。即使要軍訓,也一般放在開學後的九十月份。

據說身亡的學生,是被長時間在太陽下罰站,才導緻中暑出現意外。

...

要我說,目前很多的學生軍訓已經變味了。

軍訓沒有達到鍛煉意志,提升體能的目的,反而成了摧殘意志,形式主義的幫兇。

02

中國的大部分學生都經曆過軍訓,但軍訓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呢?

四大名著 裡的《水浒傳》有這樣的記載——

“太祖武德皇帝留下舊制:新入的賊配軍須吃一百殺威棒。”

甭管你是 林沖 還是武松,到了發配的地方,都要打“殺威棒”。

其實就是告訴新來的囚犯,别管你以前有多牛,到了這都得老老實實的,記住誰才是老大。

軍訓就是現代版的殺威棒。

所以軍訓這個東西,和鍛煉身體增強意志之類的沒有一點關系,甚至對培養同學感情都沒有多少幫助。

用腳指頭想都知道,一兩個星期,最多一個月,除了把皮膚曬傷曬黑,對體質有什麼改善?

要說培養團隊精神增進感情,組織個夏令營不更好嗎?

講道理,真要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軍事教育,還不如放兩期局座的視頻管用。

...

看看我們的軍訓都教了什麼。

教現代戰争的模式和構成了麼?沒有。

教基本武器的使用了麼?沒有。

教遭遇槍擊、轟炸、恐怖襲擊事件怎麼找掩體了麼?沒有。

隻教你怎麼在烈日下站軍姿,站的好炮彈就不會炸你了?

我們來假設:

A國年輕人的軍訓學會了基本的武器操作,學會了如何戰術部署和協調行動,學會了各種戰術動作;

b國的年輕人,天天曬太陽站軍姿疊豆腐塊被子,正步踢的賊6;

有一天兩國進行青少年對抗訓練,用的空包彈,你覺得哪邊能赢?

回顧下我們經曆的軍訓——

小學一次,初中一次,高中一次、大學一次。

每次都連着搞一個月“在太陽底下端正步”、“擡腿15分鐘”、“站軍姿30分鐘”、“喊口号一下午”;

最終目的是“讓領導在涼棚下觀摩烈日下的花朵表演”……

...

所有你告訴我,我們到底服了哪些“兵役”,為國防事業做了哪些貢獻?

03

中國孩子,總是被教化的讓人心疼。

爸媽全是對的,老師全是對的,教官全是對的,堅持不住就是你自己有問題。

發燒了不敢請假,怕被爸媽認為自己想偷懶;

肚子疼還要堅持跑步,怕被老師批評;

憋着尿一節課,也不敢舉手上廁所。

在軍訓這種環境裡,這種極端情況就會被放大。

現在軍隊的管理制度适用于一線軍人,但絕對不适合當做對未成年人進行強迫管理的工具。

為什麼楊永信的醫院以及一切衍生出的所謂“成長學校”,都要搞軍事化管理,大家要穿軍裝?就是為了他們所謂的“行為和心理矯正”。

讓所有學生,甚至是很小的學生,無差别的,無選擇權地統一參與軍事訓練。

事先不經過任何意願征求,最後一定會出現學生心理和行為的失衡,再出現外部的複雜環境,必然會釀成悲劇。

這個學生的死,單純是因為中暑嗎?當然不是。

如果這不是軍訓,是正常的體育鍛煉,他覺得熱可以自由地自己選擇去喝水、休息。

但軍訓,參加過都知道,不讓喝水、休息已經是它強迫性的一部分。

所以這個學生并不是因為中暑而死,他是先被“軍訓”這一活動,剝奪了感知環境、發覺危險并求生的人性本能。

教官讓他站着、蹲着,他不敢提出異議,所以在太陽下被曬到高熱、脫水,直到最後,卑微地死去。

一個十五六歲的孩子,人生才剛剛開始便結束。如何讓人不痛心?!

04

比起軍訓,學生更需要的是人格教育、情感教育、公民意識教育。

經過這些教育的學生,才真正的能成為社會建設的棟梁。

你搞軍訓,啥也不管,就明擺着告訴學生,我就是要你服從我。

不是為了鍛煉意志,而是為了摧殘意志。

不是為了鍛煉身體,而是為了摧殘身體。

說白了,大多數的軍訓越來越形式主義,甚至走向了極端。

我們要明白,教育本是目的而不是手段。

對那些經曆過軍訓,正在軍訓或将來要軍訓的人來講,如果你認為軍訓這事兒正常,那麼你自己本身已經不正常了。

這個制度需要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