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飲食男女, 人之大欲,是這部電影的主題,作為一名吃貨,這部電影能讓你食指大動,而其中的家庭矛盾也引人深思。
其實講的就是早年喪偶,獨自養育三個女兒的老朱一家四口的故事。

影片開頭便以他行雲流水的廚藝,給我們呈現了一出視覺盛宴,材料齊全的大廚房,院子裡琳琅滿目、裝滿自制醬料的瓶瓶罐罐,牆上的獎章,都無一不體現出:他是一名技藝娴熟的大廚。
這一段食材精彩的剪輯,簡直是20多年前的《舌尖上的中國》,而情感又較之《深夜食堂》之類的美食劇更細膩。有趣的是,劇中出現的所有菜肴,導演李安全都會做。

第一個映入眼簾的是大姐,衣着保守一臉素色,還是基督教徒。母親的早逝讓大姐接過母親的責任,充當起家長的位置來照顧妹妹們,為此她不惜編出一個傷心欲絕的初戀故事,作為留在家裡逃避催婚的理由,她一直都在說要留下來照顧父親。 她的形象就是一個禁欲的單身老處女,壓抑而敏感,在如今就是一個壓抑的大齡未婚女青年。
看到老朱和大姐的出場,我還認為是很溫馨的家庭電影,直到二姐出現,我才發現事情并不簡單。

二姐上來就衣着光鮮地敲電腦,星期天還在公司加班,一看就是努力奮鬥的職場精英,接着導演就給她安排了一出短暫的床戲。
畫面在男女之事和老朱做菜之間轉換,雖說體現電影主題是“飲食男女”,但李安這波操作也盡顯悶騷。
當然這隻是開始,下個畫面他再告訴你,這兩個盡享魚水之歡的人居然已經分手了,而且他們分手後反倒比在一起更快樂,這三觀有點不正啊,但是我想導演是為了告訴我們,二姐是一個思想行為都很開放的新時代女性。

大姐耿直敏感,二姐獨立開放,三妹看起來就很乖巧,學習之餘還去找兼職。她情商很高,換個說法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心機girl。
因為要趕每周一次的家庭聚餐,她委托閨蜜幫她代班,而閨蜜特别喜歡在戀愛裡作妖,她便出主意讓閨蜜的男朋友多等幾個小時,然後轉身就和閨蜜男友勾搭上了。
愛情上她主動出擊,在家庭中她也嘴甜手快,也許她正是用乖巧從父親那裡分得更多的愛。

接下來的劇情就是聚餐啦,以愛之名義的家庭聚餐,充滿了儀式感,參加的人卻各有心事。
第一次聚餐二姐率先提出要離開這個家,她已經買好新房隻等交房便可以住進去,同時老朱這邊發現他的味覺正在慢慢退化。和諧的家庭外表下,每個人看上去都想逃離。
電影裡有一句台詞:“人心粗了,吃的再精也沒什麼意思”。也許正是壓抑的生活,讓他的味覺不斷退化吧。
平淡的生活終于被打破,先是看上去乖巧還在讀書的三妹,直接宣布未婚先孕,當晚就搬出了家庭。沒錯,對象正是之前閨蜜的男朋友,在她的心機與主動下,已成功奪位并修成正果。這段台詞也是很有趣的,可以一看。

眼看着最小的妹妹動作都這麼快,大姐坐不住了。
大姐前期給人的感覺很刻闆保守脾氣爆,貓在樹上叫春,她要跑去把貓趕走,和她對比鮮明的二姐卻笑着說:“至少那些貓兒活得開心”;
學生收到情書被她看見,她把情書揉成一團兇巴巴地沖學生說:“這是在獻寶嗎?誰沒收過情書?”;
鄰居天天在家裡唱歌,首首都是情歌對唱,把大姐惹毛了翻出家裡的音響,對着窗戶最大音量的放聖歌。這個行為像不像被廣場舞大媽逼瘋的你想做的事?

終于,大姐愛上了一個體育老師。她燙了頭穿得風情萬種,連學生都對她吹口哨,放飛自我的她甚至當着全校人的面,廣播求愛。然而給她寫情書的行為,隻不過是之前的學生報複性的惡作劇,但是這個舉動引起了體育老師的憐惜,大姐也主動出擊吻上了他的唇。
于是在家庭聚會上,等不及要擁抱愛情的大姐,心急火燎的宣布,她已經直接和體育老師結婚了,也急匆匆地搬離這個大家庭。

你看,有時命運就是這麼愛捉弄人,口口聲聲說要留下來照顧老爸的大姐,毫不猶豫地就離開了這個家,而言之鑿鑿要離開的二姐,最後卻留了下來,老朱苦心維系的圓滿小家,已經瀕臨破碎。
故事到這裡還沒有結束,我們迎來的最後一次家宴,才是最精彩的。看上去對這個家操心一輩子、最樸實的老朱也要宣布一件事。

三個女兒們一直不放心老朱一個人生活,也想給他找個老伴,剛好大姐的朋友、錦榮的寡婦媽搬過來了,大家也覺得他們應該在一起過日子,可是結局卻來了個神轉折,為人正派的老朱居然和寡婦的女兒相愛了,要知道她年紀可是和他女兒一般大。
在宣布的時候,鏡頭裡母女倆都面帶嬌羞,老寡婦還以為老朱要宣布的人是她,真是戲劇性的一幕。

“ 我這一輩子,怎麼做 也不能像做菜一樣,把所有的材料都集中起來了才下鍋。”
至此,一個家是徹底的分散成四個家庭了。老朱賣掉舊宅,和他的忘年戀買了新房子搬出去住了,偌大的舊宅裡隻剩下二姐孑然一身,為分散的家落下眼淚。
二姐是整部劇最讓人心疼的人。她最聰明、最能扛事,工作上是一把好手,老闆要給她升職到阿姆斯特丹管人,她為了照顧父親沒有去,最後卻發現父親也是想逃離的那個人。
她從小熱愛廚房,什麼菜一學就會,卻被父親趕出去将廚房列為禁地,說是為她好。卻從沒有人問過她領不領這個情。
你有沒有想做什麼事,卻被以愛之名制止的時候呢?你又領這個情嗎?

和前男友保持關系的他,在某天被告知他要結婚了,她這邊在苦澀地說恭喜,對方卻表示就算結婚了,也可以繼續保持關系。她忍着内心的不适道别,在出了餐廳便吐了出來,一個人竟能如此惡心。
思想看上去最開放的她,内心卻對家庭有着深深的執念。連父親都要離開的家,最後卻由她一個人獨自守護,她從父親手中接過了做飯的任務,影片的結尾她終于進了被父親列為禁地的廚房,随心所欲做着自己喜歡的菜,維系着家庭的關系。

最後,每個人都沖破束縛,順從内心的想法,過上了自己喜歡的生活,連失去味覺的老朱經過愛情的滋潤,也找回了味覺。
食色性也,從古至今都是人的兩大欲望,甚至說隻要人對這兩種還有追求,就不會衰敗。國人的感情常常都是在飯桌上維系的,談戀愛是從先約吃個飯開始,工作更是免不了在酒桌上插科打诨。這部影片深得中國飲食文化精髓,而這飯桌上,也藏着五味的人生。
人生不可能像做菜一樣,等所有的材料都集中起來了才下鍋,所以,想愛便去愛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