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昨日看完《八佰》這部電影直到現在我的腦海中還會浮現出一些慘烈的戰争場面,147分鐘的時長,觀影中時不時的汗毛就會豎起來,這是2020年來我第一次進影院,這一年我們整個國家乃至世界一起經曆了新冠肺炎,這一年也是電影業的寒冬。
觀影結束後我看了一些影評,有很多人都在批評《八佰》一些意識形态問題,抛開這些因素,單純的把這部電影當作一部戰争曆史片來看,它是一部非常好的電影,因為,有些曆史和恥辱作為中國人我們不應該忘記!
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遠比電影畫面來的慘烈,坐在熒幕前的我從影片開始心就是揪着的,手緊緊地攥在一起,戰争場面,血肉模糊的屍體都直觀的出現在電影裡,我想是導演想告訴觀衆真實戰争的模樣。觀影中途我一度想走出去透透氣,是的,很壓抑,那種毫無生機的絕望充斥在影片中,雖然必死,也要拼死抵抗,四百餘人的隊伍,怎麼可能與日軍上萬精兵抵抗,電影裡戰機、坦克、重炮、機槍所有手段全部用在了“四行倉庫”這裡,這裡就是地獄。最開始蘇州河對面的英國租界歌舞升平、老百姓甚至像觀看一部演出一樣會發出熱烈的歡呼、鼓掌聲。一條河的兩邊,一半地獄、一半天堂,那些士兵們何嘗不想在河對岸,影片中歐豪飾演的端午,最開始一心想去河對岸的英租界,電影中有一幕端午、老算盤、老鐵三人用羨慕的眼光看着河對岸,此時影片中出現了一個女聲在唱着歌劇,他們也是有血有肉實實在在的人啊,他們是有過退縮,有過想當逃兵的想法,可他們此刻的身份是軍人、是戰士,他們的使命隻有一個就是保家衛國,電影裡端午這個角色讓我印象深刻,從開始他的眼神中會流露出恐懼、迷茫,在劇情不斷地發展中,他的眼神也慢慢從恐懼變成了堅毅,這是一個男孩到戰士的蛻變。
“若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姚晨飾演的何香凝先生說出這句話後,我的眼淚流了下來,此刻的盛世是多少英烈先輩用鮮血換來的,是四萬萬同胞團結一心的結果。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對全世界來說是一場巨大考驗,中國最先控制住了疫情的蔓延,我們已不是曾經沉睡的那頭雄獅,我們中國人無論在什麼時刻都會團結一心,一緻對抗困難。
寫到這裡想到之前看到過一條微博:“如果此刻發生戰争你會做什麼?”我的評論是:“拿起相機去前線”,其實,我心裡明白如果真的到那一刻去前線必定會成為炮灰,但曆史總要有人記錄,留給我們的後輩看到戰争的殘酷,看到他們的祖輩是怎麼為他們創造美好的生活,也值得了。就像影片裡辛柏新飾演的記着方興文,開始他混迹與日軍和英軍中隻為換取錢财,在得知“八佰壯士”頑強抵抗時,他與英國記着一起冒着炮火前往“四行倉庫”,拿着攝像機和相機記錄,雖然這次可能也是一次利益的交換,但他還保留着一點使命感,影片最後在撤退時他為了将王千源飾演的羊拐囑托給他的遺物講給家人,奮顧不身的沖入炮火中......
“諸子長大成人,仍以當軍人,為父報仇,為國盡忠為宜,讓我子孫後代,再不受此恥辱。”影片最後,出現了高樓大廈的上海,東方明珠伫立在黃浦江邊,現代與戰争年代的強烈對比,讓觀衆最後看到了此時我們國家的繁榮強盛,而滿目瘡痍,牆體到處都是單孔的“四行倉庫”變成了遺址靜靜地坐落在繁華的大上海。
這盛世如你們所願,我們也未曾忘記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