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歡的一個系列電影就是諾蘭的《蝙蝠俠》系列,《蝙蝠俠》三部對人性的拷問,對社會的深思都是無比深刻的,在我看來,這三部電影已經跳出了超級英雄的範疇,可能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不會有人能夠超越,即娛樂性和社會性于一體,以前沒有現在也沒有。
蝙蝠俠有很多的對手,稻草人,企鵝人,急凍人,貝恩,還有小醜。縱觀整個蝙蝠俠系列無論是在漫畫還是電影中蝙蝠俠唯一勝不了的,唯一的死敵就是我們最喜歡的小醜。
在第二部蝙蝠俠黑暗騎士裡,希斯萊傑的小醜創造了影史之上一個不可磨滅經典,他也是dc影迷最喜歡的一個反派。
小醜根本不是一個人,或者說他根本沒有自我的意志,沒有人性,他是哥譚市,乃至整個世界的黑暗面,他是所有人心裡最深的那份黑暗的集合體。
他是人心裡的那個魔鬼,他有一種特别的魔力,隻要輕輕一推,就能把人推進那個代表罪惡的深淵裡。
但是蝙蝠俠中的小醜已經是小醜了,他滿嘴謊話讓我們不知道他到底是怎麼出現的,這不得不說是一個最大的遺憾。
直到這部《小醜》的出現。
對于DC我一直覺得,深度才是他和漫威區分開來的主要原因,除掉《蝙蝠俠》還有《守望者》DC近些年的表現不盡人意,盡管《神奇女俠》挽回了一部分的票房。但我總覺得那部電影不該是DC的真實水平。至于《雷霆沙贊》出來的時候,我差點罵娘,這他娘的是什麼雷霆沙贊啊,簡直就是雷霆沙雕啊。
還有那部冗長的《蝙蝠俠大戰超人》也是如此。
直到這部《小醜》出現,我忍不住拍案叫絕,相信沒有一個觀衆在看這部電影前是對小醜一無所知的,也沒有一個觀衆會對這部電影失望。
我一點都不想讨論這部電影的拍攝手法,導演劇情什麼的,這些都不重要,在小醜的光環下這些東西都變得無足輕重。
要多絕望才會總是對生活報以微笑。
小醜以前是一個精神病人,我們都知道無論是哪個社會對精神病人都不那麼友好。孤獨,
偏執,恐懼,敏感,無數負面情緒包圍着他,而生活的失敗和苦難也在壓榨着他。
他以逗人笑為生,也以此作為自己的生命。可是他的幽默并不被人理解,他想給人帶來快樂,可是總被毒打和鄙夷。
最終他絕望了。
所以小醜出現了,瘋狂到極緻,暴力是最後一種有效的語言。
不多說了,我的語言不足以将小醜這個人物表達出來,所以我并不想多說,諾蘭将這個人物變成了所有人心中罪惡的集合體,而這部電影讓小醜回歸成了一個人,一個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