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冒堅持原創的day251探案刑偵TVN新劇第三彈。
最近新一季韓劇一改一季度的蕭條和乏味,很多新劇真的讓人充滿期待。
這部《自白》目前也是剛結束首播,從前兩集看,有很多伏筆和懸念。

因為犯罪片積累的夠多,就連連環殺人案都有種似曾相識的熟悉套路。前兩集聚焦的兩起手法相似的殺人案本身,就在《火星生活》《特殊案件專案組TEN》《隧道》《信号signal》《殺人回憶》這些經典影視劇中見識過了,可以說連觀衆都已經熟悉兇手的畫像以及犯罪心理。
那這部劇要靠什麼來講這個“新瓶裝老酒”的故事呢?
全在本劇的視角。
他的切入點,不在于破案,一開始大家都對誰是兇手心知肚明。
關鍵是,怎麼證明他的罪行,怎麼才能闆上釘釘抓住他讓認罪,怎麼才能将犯人繩之以法。
所以,本劇更像是結合了懸疑,破案的庭審劇。大量的過招環節其實都是在為庭審服務。
通過這個題材的劇,我對法律體系和刑罰有效性有了不一樣的認識,尤其是法律體系本身存在的令人無話可說的悖論和困境:
五年前,無論是從現有證據或是刑警的直覺,大家都确認兇手是韓宗久無疑。可是男主崔律師,卻緊緊抓住警察為将證據包裝得更充分的小手腳,推翻了一系列證據,讓殺人犯無罪釋放。
不夠充分不夠完美的證據,以及抓人心切的纰漏瑕疵,所以犯人可以主張“無罪推斷”,法律不能有效地聲張正義。調查成本高,審判成功率比想象中低,應該也是我們司法體系會面臨到的問題。這是其一。

五年後,韓宗久再一次成為一起極為相似的殺人案的真兇,隻是這一次證據确鑿,無處可逃。可偏偏,這一次真不是他做的。
崔律師也發現了兩起案件的不同之處,兇手隻會越來越瘋狂,殺人模式隻會維持或者升級,手法隻會更兇殘,怎麼會比五年前還收斂倒退?
五年前因為韓宗久的翻案,而失業的老刑警,也是本劇的另一個男主,也發現了這個秘密,而且還掌握了證明他清白的證據。但是他希望韓宗久親口承認五年前的罪行,不然他願意看着他因為新案件被判刑贖罪。

崔律師作為一個非常忠實于本分的律師,甚至要求韓宗久當庭承認自己五年前的罪行,通過兩個案件手法的不同,以此來證明自己的清白。
為什麼敢于這麼做?因為即使說出來真相,也不會對他有任何審判,因為“一事不再審”。這是其二。
刑法中的“一事不再理”,是指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的案件,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不得就同一事實再行起訴和受理。
理由基礎是:既判的事實,應當視為真實。簡而言之,在英美法系,任何人不得因同一罪行受兩次起訴和審判。第一次無罪釋放,即使知道他是兇手,也不會再次判決。
多可怕,多無語。
所以,這個特殊的切入點,對于我這個法律小白來說,也是一次不小的心靈震撼。破案從不是終點,犯人得到應有的懲罰才是真正的完結。
甚至刑罰結束也不是真正的結束,比如韓國“素媛案”原型案件的兇手已經刑滿釋放,重回社會了。

雙男主的設定,有點像《火星生活》裡的CP。老刑警搭配小鮮肉,但又是不同的合作方式和人物性格。
2pm的李俊昊,是愛豆轉型的演員中,為數不多的表現比較穩定和日趨成熟的一位潛力股。就和他一開始在男團中的位置一樣,積攢實力,慢慢等待屬于他綻放的季節。
李俊昊飾演的律師,因為父親是殺人犯,所以即使成績全國第二,也無法做法官和檢察官。這個人物的設定,一改男主的正義大氣形象,第一集,他從初出茅廬的實習律師一舉成名,然而卻是通過幫助一位癫狂的變态殺人犯擺脫了罪名。
作為一個律師,為一個殺手洗脫了罪名,五年前還可以當作是警方辦案不力,證據不完美,五年後确認了他的犯罪事實,再一次為他辯護的心情又是怎麼樣?
每一次他做出決定前,都會沉默地在屋頂上思考。真的很好奇他在想些什麼。
何況除了這個案件,崔律師父親為何成為“偷心殺人犯”,他換心以後為何總是做夢,心髒的主人經曆了什麼,一直幫助他的助理是敵是友,是不是就是心髒主人的媽媽,一直出現的神秘人是誰。。。種種疑團都讓人充滿期待。

看完首播,最深的感觸,我對這個世界,隻比一無所知好一點點。我們的世界所信賴所精心制定的規則,本身就不是完美無瑕的。很多問題,真的需要認真了解,沒遇到,就珍惜這份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