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卧貓

文 | 卧貓
《綠裡奇迹》是繼《肖申克的救贖》之後的又一部經典電影,同樣改編自史蒂芬·金的暢銷小說,同樣由弗蘭克-德拉邦特執導,再次将救贖的主題搬上熒幕。
與《肖申克的救贖》不同的是,《綠裡奇迹》是一部結局更加沉重和引人深思的電影。
故事的背景是美國經濟大蕭條時代,失業人員數量與日俱增,人們過着窘迫而惶恐的生活。搶劫和暴力事件屢見不鮮,社會陷入一片動蕩。
影片以E号監獄為核心,通過關押在這裡的死刑犯,揭露人性的善與惡。
電影中,最引人注目的人物是黑人大塊頭約翰·科菲,他的外表看上去高大而強悍,但作為因奸殺兩名幼童而被關押的死囚犯,監獄長保羅絲毫沒有在他的身上看到一丁點的邪惡和兇殘。相反,他面目和善,談話到動情處,眼中常常飽含淚水。他入獄的時候不斷在忏悔,“我救不了她們。”
科菲的形象和話語為電影埋下伏筆,事實也如我們推測的一樣,科菲根本沒有殺人,他是在救助這兩個女孩不成之後被人當場發現,法庭誤判他是殺人兇手,将他判處死刑。
這是一部有着超現實内容的電影,約翰·科菲有拯救苦難的超能力,他如同救世主耶稣一般存在着,他有救助苦難的能力,但同時也不得不對别人的痛苦感同身受。
電影的結局十分引人深思,無辜而善良的約翰·科菲最終并沒有被洗清冤屈重獲自由,而是走上了那條綠色油氈鋪就的沒有回程的路——坐上電椅,接受死亡。
而最悲涼的是,這個死亡的選擇,既是當時的現狀,同樣也是約翰·科菲本人的主動選擇。
作為救世主一般存在的科菲,最終得到了可以獲得自由的機會,但他卻甘願面對死亡。
是什麼讓他甯願死去也不要活着?難道活着比死去更痛苦嗎?科菲的選擇才是整部影片讓我們感受到的最大的無奈。

文 | 卧貓
善與惡,從來不是絕對的
珀西是E警區的警官,E警區共五名警官,隻有珀西是個異類。
他剛剛調到E警區不久,監獄長保羅對他的做派很是看不慣,隻是礙于他強硬的後台,不好和他鬧得太僵。
對于E警區關押的犯人,珀西沒有絲毫憐憫之心。
當科菲被捕入獄時,珀西押着他走進牢房,一路興奮地喊叫着“死刑犯來了”,那聲音中透着興奮和幸災樂禍,毫不顧忌犯人們内心的感受;當珀西和同事發生不愉快之後,他随手用警棍抽打犯人的手指,德的三根手指就是這樣被打斷;當監獄出現了一隻老鼠,所有人都用好奇和友善的态度對待這位不速之客,囚犯德甚至和它同吃同住,把它馴養為一隻馬戲團選手。珀西卻一腳踩扁了它,并為自己殘忍的行為得意洋洋;在用電椅處死犯人之後,珀西面對犯人的遺體,依舊一副輕蔑的樣子,毫無對死者起碼的尊重可言。
警官原本是正義的象征,但珀西卻将人性的醜惡展現到了極緻。
相反,科菲是個黑人,身材很壯碩,身高目測有兩米左右。在當時的美國,還存在着種族歧視觀念,科菲入獄的罪名又是奸殺幼童,他本身幾乎帶着所有的邪惡與低賤出場。
然而,在科菲黑色皮膚的臉上,卻有着最溫和的笑容和最真摯的眼淚。
他一入獄就在為兩個小女孩忏悔,為她們淚流滿面。他沒有去申辯自己的清白,而是沉浸在未能幫助小女孩的痛苦之中;他用超能力治愈了監獄長保羅的尿道炎,救活了被珀西踩扁的那隻叫做金格斯先生的老鼠;他仰頭看到星空時,為星座女神而微笑;他俯拾幾片落葉,為泥土的芬芳感到幸福。
他的外形可能并不那麼容易被别人接受,但他卻有着世間最柔軟善良的心靈。
善與惡,從來都不是絕對的。生活中,我們不該用外表和身份去判别任何一個人,真正可以代表善惡的,隻有心靈。

文 | 卧貓
用超能力拯救苦難
科菲有着超能力,他能夠感受到别人的痛苦,同時可以治愈痛苦。他就像耶稣在世,拯救苦難是他的本能。
科菲治愈了監獄長保羅的尿道炎,救活了被珀西踩扁的金格斯先生,消除了哈爾的妻子梅琳達的腦腫瘤。他用他與生俱來的能力,拯救着他可以拯救的所有人。
科菲還是一個愛憎分明的人,當保羅的妻子為尿道炎的事感謝他,讓保羅送來她親手做的面包,科菲慷慨地将面包分給了德和金格斯先生,但是邪惡的比爾要求吃面包,科菲明确拒絕。
比爾抓住科菲的胳膊,科菲用超能力看到了比爾的内心。原來他被捕入獄的原因,那兩個小女孩,是比爾奸殺的。
科菲吸走了梅琳達體内的腦腫瘤之後,将這份痛苦給了醜惡的警官珀西,珀西在這份痛苦的驅使下,舉起槍殺死了邪惡的比爾。
科菲一石二鳥,讓這兩個惡人嘗到了惡果,他說,“我懲罰了他們。”
喜歡科菲,因為他與生俱來的善良,更因為他對惡的态度。他不僅僅會拯救善良的人,更會懲罰作惡的人。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隻有這樣,才是正義。

文 | 卧貓
奇迹改變不了世界
科菲的超能力是一個奇迹般的存在,當保羅握住科菲的手,借助科菲的能力看到奸殺少女的真相時,他證實了他心中的猜測——科菲是無辜的。
但科菲已經被判處死刑,事實無法扭轉。在當時的美國,還涉及到種族歧視問題,沒有人願意為黑人翻案。
保羅提出,他要幫科菲逃跑,哪怕會為此失去工作,失去收入。他相信上帝将奇迹饋贈給科菲,決不能就這樣被毀掉,并且是由他這個監獄長親口講出執行電椅死刑的命令。
但科菲拒絕了,他雖然不願意死,卻更加不願意繼續背負着周遭的痛苦活着。
“我真的厭倦了我聽到和感到的痛苦了。我厭倦了整天在大路上流浪,孤獨得像雨天的小鳥。沒有朋友和我在一起,告訴我我們來自哪裡,要到哪裡去,又為了什麼。我厭倦了人們你恨我,我恨你。我感覺就像腦袋裡紮滿了玻璃碎片。每次我都想幫人一把,可總是幫不上,對這我也厭倦了。我不想再待在黑暗中。大部分時間我都很痛苦,太多痛苦了。如果我能了結這一切,我願意,可是我做不到。”
科菲最終選擇了死亡,哪怕他擁有可以帶給别人幸福和健康的超能力,但他也因此看到了太多的罪惡,太多的痛苦,這些痛苦讓他無力承受,讓他倍感厭煩和疲倦。
科菲是人間的奇迹,他可以拯救别人。但悲傷的是,科菲的結局告訴我們,面對人性,奇迹根本改變不了什麼。
科菲剛剛入獄的時候,他說他怕黑,希望監獄在晚上能有燈照亮。而事實上,科菲真正害怕的是人性的陰暗面,他長久地生活在各種各樣的痛苦之中,他比任何人都渴望光明,渴望人性的光輝。
當他看到天上的繁星,聞到地上落葉的清香,他露出孩子般天真的笑容,那是科菲難得一見的美好。但他的生活總是被黑暗包圍,讓他不堪忍受。
科菲沒有犯罪,卻依然要走向死亡。這大概不符合人們對于奇迹本身的預期,但它符合這世間的規則。
我們大多數人,都不曾犯罪,但最終都會面對死亡。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如科菲一般,長久的面對人間疾苦,承受無窮無盡的煎熬。

文 | 卧貓
《綠裡奇迹》告訴我們,個人的奇迹拯救不了所有人。這是一種現實的悲涼,也是世間的真相。
但是我們依然有相信奇迹的權利,我們依然可以仰望星空,依然可以在心中為自己點亮象征善良的明燈。
我們依然可以相信善惡終有報。因為即使萬物皆有裂痕,但那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
如果世間真的存在拯救這回事,那應該就是我們所有人攜起手來,人心向善,去迎接真正的光明。
卧貓:站着坐着不如卧着,我是一隻喜歡讀書和寫文的懶貓。
喜歡我的文字,就關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