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祖父是刑部尚書,卻因父親卻犯了錯誤,全家一朝被連累。原以為是名門望族,卻因家道中落,不想一場富貴夢,成為了泡影。本是望族貴女,卻不得不對人卑躬屈膝。但她認為自己是沙礫中被蒙塵的珍珠,隻是一時暫時失去了光芒,絕不甘認命,隻要給她機會,她一定能重新做回人上人。

她恨。

...

她是喜塔臘爾晴。皇後身邊備受寵信的大宮女,後宮仆從眼中主人們另眼相看的爾晴姐姐。長春宮備受皇恩沐浴,富察皇後待人溫厚謙和比起後宮中其他人,她的運氣已然好上了許多。

但她卻從不滿足。

明明自己原也是八旗貴族出身,憑什麼就要低人一等。别人當得了貴妃皇後,三跪九叩相迎相送,我又如何當不得?論品貌論才情,哪裡又比她們差。

...

但畢竟是處于複雜的深宮之中,她必須将自己的心思藏起來。靜待時機翻身,把所有命運欠她的全部還給她。魏璎珞算什麼?一個包衣奴才出身,論家世論容貌樣樣不如自己,可為什麼自己想要的男人全部都看上了她。

既然所有人都她為視無物,那她就要一點點把曾經承受的痛苦,全部讨回來。于是那個讓觀衆們恨得牙癢癢的喜塔臘爾晴,就這樣出現了。


02。

我們為什麼這麼讨厭爾晴?是因為在她的身上,所有可怕的欲望都被放大到了極點。

...

傅恒與魏璎珞情投意合,爾晴卻一下子掐住傅恒的軟肋,趁機逼迫他娶了自己。拜高踩低的後宮之中人人都有私心,而爾晴卻瘋狂的什麼都想要。富貴權利愛情,她的欲望永遠沒有盡頭。

爾晴太擅長于為自己的卑劣找借口了。

魏璎珞進入長春宮後,爾晴明明也不滿皇後對于她的另外相待,卻一次次地挑唆性格單純直接的明玉出頭對付魏璎珞。借刀殺人這一招她做的有模有樣,明玉因為無端針對魏璎珞一次次被皇後申斥,爾晴則趁勢再次火上澆油,自己則永遠維持着一副人畜無害的溫良模樣騙過了其他人。

...

同樣,在她嫁給傅恒之後又幾次興風作浪,将自己不幸福的根源全部怪罪到他人身上。明玉在見到成為富察少夫人的爾晴後,驚訝得發現原來自己居然開始變得認不出她了。

不是面孔變得快,而是從前藏得深。

人人都有欲望,但在合理地追逐欲望的同時,一定不能夠被欲望所吞噬。如爾晴,她想要家族複興不想再做宮女,想要被愛,想要被無數人尊崇。

她想要獲得一切,到頭來卻失去了所有的一切。欲望太深的人,終會被欲望吞噬,竹籃打水一場空。


03。

可憐之人必有可憐之處。

在嫁給傅恒之後,爾晴過的并不幸福。傅恒在揭穿了她的真面目之後,對她極端厭惡,每次見到她沒有好臉色,并把她幽禁在庵堂之中。爾晴卻怨天尤人,将自己不幸的遭遇全部歸結到她人身上。

殺紅了眼的人,是從來不會自省的,而是一昧地将自己的痛苦全部歸咎于他人。

...

她恨魏璎珞,因為傅恒愛的人是她,因為她的存在傅恒在不愛自己不看自己;她恨富察皇後,因為在求娶一事中,皇後一力阻止她嫁給傅恒;她甚至恨上了婢女青蓮,因為傅恒甯可和一個卑微的女子談心,也從來都不肯回頭看看自己。

在爾晴的世界裡,她從來都認為錯的隻是其他人,這個世界都是欠她的。

...

為了自己的不忿,她甚至算計到一直對她極好的皇後頭上,壓倒了皇後求生的最後一根稻草锱铢必較,睚眦必報。爾晴總認為是其他人把自己逼瘋的,但她不知道,是自己深沉的怨恨将自己一步步逼瘋的。

無盡的抱怨就是像是毒汁,一點點地向四周噴灑。并不是世界對你不公,而是你的怨毒,讓誰都不敢靠近你。


04。

沒有人會和心機深沉的人在一起生活。試想,如果你的身邊人天天對你毫無真心,隻是借由着你處處算計,步步驚心,這樣的人,定然是誰都不會喜歡的。

爾晴其人就是如此。

爾晴想過勾引皇上,因為如果一旦成為皇上的女人,那麼她也可以一下子成為人上人。哪怕她心裡喜歡着傅恒,她也還不放棄想要勾引皇上的機會。她太貪心了,但自己卻沒有一點點真心。

...

一個扭曲了的,沒有半點真心的人,自然也是無人會真心愛她的。就算是那個富察家癡戀着她的四少爺,到頭來也隻是爾晴報複的棋子。報複并沒有給爾晴帶來任何的快感,因為沒有人想繼續和她糾纏,到頭來她都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做些什麼。

皇後對待爾晴極為親厚,但爾晴為了報複照樣心狠手辣地對待皇後。沒有真心的人,她的心永遠是冰冷捂不熱的。

沒有誰想要和一條捂不熱的毒蛇一同生活,所以爾晴在抱怨他人從來不重視自己的同時,他人也覺得她冷酷怨毒,不想去招惹她分毫。

...

...

...

連在皇上身邊當差閱人無數的李公公,都為爾晴人前人後的變色龍兩副面孔感覺到驚恐,可見爾晴将虛僞的本質發揮到了極緻,連從未和她有過深交的人都會覺得她心機深沉,可見爾晴其人究竟有多麼可怕。一個人如果将僞善的面具戴久了,她隻會将心裡的欲望之火燃燒得越來越旺,所以當有一天揭開面具的時候,迎接所有人的,會是她面具下可憎的真面目。

以真心換真心。沒有真心,何來真情。


尾聲。

從前在宮中當差時,爾晴恨毒了那些不可一世苛待下人的主子們,但當她一朝得勢時,她卻也成為了這樣的人。

...

爾晴善妒、虛僞、惡毒.......這個角色似乎是将任性的所有人性的負面情緒發揮到最大化,讓大家對她的厭惡之情到達了最高點。

縱觀爾晴的一生,可憐可悲可恨。但深宮之中,誰又不苦,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人生在世,誰又不是砥砺前行,遇到痛苦時誰又不曾打落牙齒或血吞。

泰戈爾曾經寫道:世界以痛吻我,我要報之以歌。人生在世,誰不曾有苦有淚,若世界痛吻你,你更不該痛吻他人。

爾晴總說其他人,你是不是瘋了。

但先瘋掉的,是她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