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完《少年的你》,裡面的陳念(周冬雨飾)和小北(易烊千玺飾)固然是讓人可憐、感動。但相比之下最可憐的我覺得是裡面的“大人們”:父親、母親、老師、校長、警察還有其他那些陌生的大人。

作為一個大人,看完電影的我,讓我最心痛的是那位年輕警察,他是多麼想要幫助這兩個孩子,可是這兩個孩子就是不信任他,隻相信彼此。

陳念打電話給媽媽的時候,這邊已經哭的淚流不止、五官變形,卻連聲哽咽都不敢發出來,硬生生地把聲音憋到正常的音調才和媽媽講話。
你看的時候是不是很感動,覺得這孩子真懂事?知道不能讓在外的母親擔心。
可是本該成為孩子哭訴對象的母親卻被孩子照顧其感受,這個母親做的不失敗嗎?

當孩子在學校裡被欺負,哪怕自甘堕落、同流合污甚至選擇自殺都從未想過要去找家長、找老師,你學校設立了心理咨詢室又怎麼樣?這不是作為家長和老師的失敗嗎?
沒錯,有的學生會去找老師、告訴家長或者直接選擇報警。但一次過後他們就發現,這些說過要幫助、要保護自己的大人們根本做不到他們嘴上說的那樣。

陳念曾經相信大人。
但是,當她把那三個女生告發了之後,看到自己班主任收拾東西離開時候的樣子,她覺得自己做錯了。
哪怕老師嘴上安慰她說:“你做的對”。但老師被調走或開除這件事是實實在在的發生在自己所做的選擇之後。
她會自責,甚至招來同學們的怨恨,因為是她害了老師。
這時她不再相信大人們會處理好她的事情。

陳念曾經也相信警察。
當陳念被那三個女生堵在家門口的時候,她一邊跑一邊打電話給鄭警官,可是電話打不通。可就是那時候電話打通了又能怎麼樣?鄭警官會像超人一樣一秒鐘就出現在她面前保護她嗎?不能。
這時她不再相信警察有能力保護好她。

我在小學的時候老師告訴我們,這個世界就像一片森林,大人們是參天大樹,我們是剛冒頭的小樹苗,我們還很脆弱,所以大樹會為我們擋掉上面的雨和外面的風。小樹苗要依靠周圍的大樹才能茁壯成長。
所以在孩子的眼裡,我們大人可以給他們依靠,可以保護他們不受到任何傷害,可以解決他們遇到的一切問題。

可是,漸漸的、漸漸的,他們發現,這些大人不願意聽他們訴說自己遇到的問題,不能夠替他們解決自己遭受的傷害,更不相信自己所說的話。
他們曾經對大人的依靠和信任就這樣一點點、一點點地被消磨幹淨,反之一點點加深的是對大人們的失望和怨恨。
大人做到如此,不失敗嗎?

不隻是陳念遇到的大人是這樣,包括保護她的小北。小北13歲辍學混迹在社會,為什麼?不就是他唯一的親人,唯一的依靠,他的媽媽嫌棄他、背叛他嗎?

還有作為施暴者的那三個女生,她們同樣不再對自己的父母抱有絲毫的信任和希望。她們先是受害者,後成為了加害者。
我至今都不理解魏萊的父親看到停屍房裡女兒的屍體跺跺腳走開,表現出“恨恨”的情緒是為什麼?

這個世界是大人的世界,當它出現問題的時候,大人們要站出來負責。
校園欺淩現象不應該把關注點隻局限于孩子身上,該受到教育的是這個世界上的“大人們”。

最後,願每一個人都能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


可長按保存到手機
或許你還想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