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小梅 

圖片 /網絡

如果說你想要看一部關于人與動物的電影,你會選擇什麼?我想我會一遍遍的向你安利《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根據揚·馬特爾于2001年發表的同名小說而改編的一部3D電影,由李安執導,蘇拉·沙瑪、拉菲·斯波、伊爾凡·可汗、阿迪爾等主演。

2012年該片上映,2013年,在第85屆奧斯卡獎頒獎禮上,該片獲得了包括最佳導演、最佳視覺效果在内的四項獎項 。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在全球的票房更是達到2億美元,豆瓣評分也是高達9.0,這部電影可謂是叫好又叫座。甚至大家一緻評價,這是李安導演導過最好的一部片子了!

...

01電影介紹

電影主角名叫派,和家人生活在一個印度的小城,爸爸開了一個動物園,媽媽是一位植物學家,還有一個哥哥。對人與動物的本性自有一套看法的派,從小和其他人顯的格格不入。他認為被爸爸圈養起來的動物,是有靈魂的,甚至他能從它們的眼裡看出情感。

有一天他徒手拿着肉,準備喂食爸爸養在動物園的鎮園之寶——一隻兇猛的孟加拉虎,就在老虎即将撲食過來的千鈞一發,爸爸及時阻止了派并狠狠教訓了他,在派的眼前爸爸用一隻羊被老虎捕殺的事實推倒了派的理論。

派17歲那年,經濟蕭條。他的父母決定舉家遷移,前往加拿大以追求更好的生活,一同前往的還有整個動物園的動物們。就這樣,一家人登上了一艘日本開往加拿大的船,就在前往加拿大的途中,他們遭遇到了強大的暴風雨,派的一家除了他全部喪生,整個輪船更是沉入了馬裡亞納海溝—世界上最深的海溝。

唯一的幸存者派,奄奄一息地趴在一艘救生船上,在海面上被水浪吹打了一夜的派,似乎還沒有從昨晚的暴風雨中反應過來。猛然他發現,船上還有一隻受傷的斑馬、一隻鬣狗、一隻失去孩子的母猩猩以及那隻孟加拉虎——理查德.帕克。弱肉強食,斑馬猩猩以及鬣狗無一幸免,一一成為了孟加拉虎的盤中餐。

...

爸爸的那一句:不要失去希望,要不斷的和生命作鬥争,讓漂浮在海上的派不斷燃起對生活的希望。為了生存,他和這隻兇猛的孟加拉虎鬥智鬥勇,相互“依靠”,在經曆了饑餓、孤獨、恐懼和絕望後,他們終于得救了,而這時距離輪船沉海已經過去了整整227天。

正當日本失事船隻的官方人員想要了解派的故事的時候,派說出了另一個版本的海上曆險的故事,這個版本的故事看似不成立,細想一下卻讓人不寒而栗。

雖然電影如詩如畫、美輪美奂的特效場面堪稱視覺盛宴,但相比較,它留給我們的懸念與内涵,更值得我們去思考與回味。

有人是這樣評價這部電影的:前100分鐘看完你會覺得這就是一部災難片啊,并且是一個擁有美好結局的災難片,看了後面20分鐘,你才發現,這就是一個殘忍的故事啊!人與人互相殘殺丢失人性,人和老虎互相共存找尋人性?結果我們無從知曉。

...

02多一分勇敢,就多一份希望

因為派信奉各種宗教,爸爸對派說:與其在各種宗教中舉棋不定,不如選擇信奉理性,百年間,科學引領我們了解宇宙的深度,就已經遠超宗教幾千年的成果。

在遇到了海難後,派沒有哭天喊地抱怨命運的不公,他理性的分析了當下的狀況,試圖靠自己的能力去征服這場天災。

派明白:想要活下去,那就必須要馴服這頭老虎,和老虎和平共處本就是一件荒誕的事情,更何況還要在這個一望無際的大海、食物有限的小船上進行。

這隻老虎在派的面前吃掉過一整隻羊,吃掉過三隻體型巨大的動物,它的本性在那裡,想要馴服它 ,絕對不容易。可是為了活下去,派隻能不斷的挑戰自己,派不斷的反擊、捕魚、投喂、馴服,想讓理查德.帕克明白:這裡我才是老大,你想要活命,就得聽我的!

...

在海上,當成群結隊的飛魚落在船隻上時,派怒吼着從理查德.帕克的嘴中“奪回”屬于自己的食物與主導權;

當理查德.帕克試圖攻擊他的時候,派兇狠的警告理查德.帕克:這是我的地盤,你明白嗎!

這些看似都是派在與老虎抗争,其實是他在與命運做鬥争。他沒有在災難中喪失自己的鬥志,他隻是不斷的告訴自己:我要活下去,我一定要重返人世,不成功便成仁。

在理查德.帕克落水之後,派其實可以選擇不救他上船;

在它奄奄一息的時候,派可以選擇不給它投食喂水;

在離開食人島嶼的時候,派可以選擇不帶它離開;

在它攻擊他的時候,他随時可以用攜帶的槍支結束它的生命;

可為什麼派都沒有這樣說呢?因為一個人一旦沒有目标,就會喪失對生活的鬥志,那麼迎接他的隻能是死亡。

小說《魯濱遜的漂流記》的故事和派很相似。一人置身于孤島,可以說,魯濱遜最大的困難不是吃穿住,最重要的是無邊無際的孤寂和絕望!魯濱靠種莊稼、搭房子、做工具、寫日記...支撐着自己活下去,并且找到出島的辦法。

其實不是派救了理查德.帕克,而是理查德.帕克救了派。就像他自己說的:沒有理查德.帕克,我早就死了。有勇氣、有對生命的渴望與動力,才會有奇迹。

曾經看過一個視頻,對沖基金橋水基金創始人達訪談時說的一段話,他說:有時候我們的人生會變得奔潰,比如,遇見了很大的挫折,感覺這個挫折是有史以來最難最大的一個。其實人生總會繼續,隻要不放棄,我們總會挺過來,生活還會繼續。你隻需要在困境中學習經驗,進化自己,享受過程。

...

03愛,讓我們找到内心的世界

“理智和科學可以幫助我們尋求和探知外面的世界,但是愛和信仰卻可以讓我們認知内心的世界。”這是派的媽媽對派說過的一句話。

所有的東西都可以被海浪沖走,唯有心中的愛與信仰是永恒的,心中有愛,必定行中有善。

派為了給這隻需要吃肉的孟加拉虎找食物,開始想辦法捕魚,在用錘子結束了一條大魚的生命之後,他痛哭流涕,懷着愧疚,感恩上帝給他的饋贈;

當第二次暴風雨來臨的時候,他在船上,抱着奄奄一息的理查德.帕克感恩它的陪伴;

當看到一座島嶼的時候,他感恩上帝給他希望,當發現這座島嶼是一座食人島時,他又感激上帝給了他指引——離開那座島嶼,重新去尋找希望;

我想正是這份始終堅持的善與愛,才讓他突破艱難險阻最後成功獲救。

...

影片最後,兩個日本人來到派所住的醫院,想要了解船隻是怎麼失事的,以及作為唯一的幸存者,派究竟是如何在海上生存了200多天?

當派說自己是和一隻名叫理查德.帕克的老虎“相依為命”活下來的時候。兩個日本人面面相觑,他們不願相信這是派的故事,甚至覺得派編的故事有點荒誕。

無奈的派,又重新給他們講了一個版本的故事:船上有四個人,水手(斑馬)、廚師(鬣狗)、媽媽(猩猩),而自己就是那隻孟加拉虎——理查德.帕克。廚師殺死了其他三個人,而他殺死了廚師,成功活了下來。派講的很動情,幾乎快哭了,似乎這個故事才是他真正經曆過的,似乎這個故事才是人性赤裸裸的真相。

派問和他談話的作家:“你更願意相信哪個版本的故事呢?”,“有老虎的那個”,作家說。派說:“謝謝你,謝謝你選擇了追随上帝。謝謝你選擇了用愛與感恩去面對這個世界。

...

04一個人最大的破産是絕望

最大的資産是希望

派是幸運的,他在絕望中看到了希望,在希望中找到了生存下來的機會。但不是人人都有這份勇氣。

當學校的人都嘲笑派的名字是“小便”(印度語諧音)的時候,他勇敢的找到辦法,正面迎擊并成為學校的名人;

當他得知阿爸阿媽和哥哥都遇難的時候,他擦幹眼淚,繼續和命運做鬥争;

當船上隻有一隻兇猛的孟加拉虎的時候,他絕望,但還是努力與之抗衡;

在有貨船經過的時候,派發出了求救信号,雖然貨船沒有發現他,但他依然沒有放棄,繼續不斷的和命運做鬥争。

曾經,我看到過一個小故事,一個人被困在一座無人的小島上,小島上什麼東西都有,但就是不能出去,需要他自己想辦法。起初,這個人還能依靠着島上的物資生活,但是時間久了,這個人便喪失了對生的渴望,“反正不管做什麼都會死在這裡,那我為什麼還要這樣痛苦的活着呢?” 于是他開始自暴自棄,不去摘果子,不去捕魚,不去搭棚子,不去找出去的辦法,就這樣靜靜的躺着等待命運的安排...

幾個月過去了,當一波搜救人員趕到的時候,隻看到了一具已經腐爛的屍體。

...

有些人在絕望面前依然可以創造出生的希望,而有些人在上帝抛出希望之前就已經放棄了自己。

就和“派(π)”的名字一樣,隻要心中保持勇敢、愛。生活就會充滿無窮無盡的希望。

參考文獻:《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END·

往期精彩回顧

“湖北襄陽公廁一個月用紙 40 萬元!”不守規則的人有多可怕

如何和同齡人拉開10年差距?關鍵在于這三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