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30歲,一事無成,不妨看看這部電影

偶遇這部電影的時候,我正在迷茫期,30歲的迷茫……

一個稍微有點兒尴尬的年紀。

年齡,比剛工作的同事大着不隻3塊“金磚”,成就,貌似隻比他們多了一些圓滑與油膩,如果這算的上成就的話。

就在這不早不晚的時候,遇見了《朱莉與朱莉娅》。

這是兩個女人的故事。朱莉娅的故事始于1949年,她是美國駐法外交官的太太。朱莉的故事發生在2002年,她是一個公司小職員,跟丈夫住在披薩餅店的樓上。

...

1. 你是否窒息在日複一日的工作中?

朱莉在曼哈頓下城發展公司做一名小客服,每天要應付大量無聊的電話。而閨蜜們都已飛黃騰達,有的生意越做越大,有的職位越升越高。

隻有她,30而立之後的改變,隻是讓自己的作家夢半途而廢。

一個朱莉濃縮了無數人的影子。

校園時,心裡裝滿了無數天馬行空的夢;畢業時,感覺自己可以憑一己之力撬動這個世界;工作幾年後,大多數人已被社會與生活磨平了棱角,在每天的工作中日複一日地懷疑自己。

想孤注一擲,放飛自我,看看工資卡的餘額,每個月如期而至的貸款,甚至還有嗷嗷待哺的小baby。

瞬間,隻能安慰自己,就這樣吧,再等等看吧。

2. 你還能找到毫不功利的熱愛嗎?

1949年的朱莉娅•切爾德,跟随丈夫來到法國。

到法國後,朱莉娅試過學做帽子,學打橋牌。不過最後她發現還是喜歡做飯。不是煮雞蛋這種家常飯菜,而是地道的法國美食。她已經被法國菜迷住了。

當她報名專業廚師班時,遭到了校長的嘲笑;當她走進廚師班的時候,發現清一色的男士都用輕蔑的眼神看着他;當她開始學習時,才發現她連一個洋蔥都切不好。

但朱莉娅課後竟然買了一堆洋蔥,在家不斷地練習練習,最後成功秒殺一幫男士。

...

憑着這份熱愛與執着,她成功從學校畢業了,而且一直是非常優秀的學員。

2002年的朱莉也找到了熱愛的事情——她決定用一年時間實踐朱莉娅的第一本食譜《精通法國烹饪的藝術》中的全部524道菜,并在博客裡記錄每日的進展。

曾經的我們,說風就是雨,想要做一件事,絕不能等到第二天的日出。

我們對一切新鮮的事物充滿了好奇,想做的事永遠放在第一位,甚至不惜翹課,不眠不休。

生活的時間越久,就越不容易對抗地球引力,現在的你還有一件毫無功利熱愛的事情嗎?

3. 是不是總覺得堅持好難?

朱莉娅,37歲還不會做飯,連煮雞蛋都不會。就是這樣一個女人,在确定自己對烹饪情有獨鐘後,就再也沒有放棄過。

...

當藍帶廚藝學校畢業受阻時,她沒有放棄;當合夥人總是偷懶還想拿超額版稅時,她沒有放棄;當丈夫受排擠,他們被迫搬離巴黎時,她沒放棄;當出版商覺得她的書太長太厚時,她更沒有放棄。

就這樣,曆經十幾年艱辛,她的書終于出版了——七百多頁的《精通法國烹饪的藝術》。這這本書自1961年出版以來,先後再版了60多次,已是經典中的經典。

再來看看朱莉,開始時,她感覺非常新鮮有趣,對她的美食和博客充滿了期待,特别是當她有了第一批讀者粉絲後。

後來,她開始時不時地崩潰,要麼是因為包不好一隻鴨,要麼是因為忘了關了箱,不得不返工重來。

她像我們大部分的普通人,哪怕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也會經曆最初的豪情萬丈,以及後來的懷疑、倦怠、反複無常,到最後的無疾而終。

做成每一件事真不容易。更别說,是我們好不容易才找到的熱愛。

4. 你以為付出總會有你想要的收獲嗎?

   看看朱莉與朱莉娅的結局吧。

   朱莉娅成功出版了自己的書,最後成了美國著名的廚師、美食作家和美食節目主持人。

    再看看朱莉。雖想過放棄,還好她還是堅持了下來,朱莉的博客吸引了媒體的注意,不少出版社都來找她,希望将她的文字結集出版。甚至,朱莉的偶像朱莉娅也看了她的博客。

      但,朱莉娅不喜歡朱莉。

      朱莉一直奉朱莉娅是偶像,這是一個不小的打擊,甚至抵消了出版社約稿的喜悅。

      其實,電影最後對朱莉的結局并沒有明确的說明,畢竟并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朱莉娅。

她在敲完博客的最後一個字時,說“一切都回到了原點。埃裡克、我、我們的貓、微胖的體型”。一切好像又恢複了平靜,但和一年前的平靜貌似已不同。

     電影的最後,她去參觀了朱莉娅廚房博物館。

...

5. 不平凡就是要甘于平凡

曾經我以為,成功就是要轟轟烈烈,策馬奔騰。每次想要做成一件事,總是各種口号、宣言,稍微有點兒起色,就開始大張旗鼓,昭告天下。

殊不知,成功并不喜歡熱愛。

想要不平凡,首先必須甘于平凡,雖默默無聞地耕耘也不一樣會成功,但這卻是我們唯一能做的。

紀伯倫有這樣一句詩,

如果有一天, 你不再尋找愛情,隻是去愛;你不再渴望成功,隻是去做;你不再追求成長,隻是去修;一切才真正開始!—— 紀伯倫

可能四十歲的時候,我還是會再次陷入恐慌與迷茫,但從現在開始,要學會付出,不再索取。

某一天,當我們蓦然回首時,我相信,生活雖然還是平凡的樣子,但已不是曾經的平凡。

最後分享一首小詩。

紐約時間比加州時間早三個小時,

New York is 3 hours ahead of California,

但加州時間并沒有變慢。

but it does not make California slow。

有人22歲就畢業了,

Someone graduated at the age of 22,

但等了五年才找到好的工作。

but waited 5 years before securing a good job。

有人25歲就當上CEO,

Someone became a CEO at 25,

卻在50歲去世,

and died at 50,

也有人遲到50歲才當上CEO,

While another became a CEO at 50,

然後活到90歲。

and lived to 90 years。

有人依然單身,

Someone is still single,

同時也有人已婚。

while someone else got married。

世上每個人本來就有自己的發展時區。

Absolutely everyone in this world  works based on their Time Zone。

身邊有些人看似走在你前面,

People around you might seem to go ahead of you,

也有人看似走在你後面,

some might seem to be behind you,

但其實每個人在自己的時區有自己的步程。

But everyone is running their own RACE in their own TIME。

不用嫉妒或嘲笑他們,

Don’t envy them or mock them,

他們都在自己的時區裡,你也是!

They are in their TIME ZONE

and you are in yours!

生命就是等待正确的行動時機,

Life is about waiting for the right moment to act,

所以,放輕松!

So, RELAX!

你沒有落後,

You’re not LATE,

你沒有領先,

You’re not EARLY,

在命運為你安排的屬于自己的時區裡,一切都準時。

You are very much ON TIME,and in your TIMEZONE Destiny set up for you。

歡迎關注“小烏龜的樹洞”,一起看看電影,聊聊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