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則新聞

圖片發自簡書App
危機一直都存在,災難片的情景随時可能發生。也許你會說危言聳聽杞人憂天,但是從上個世紀傳達而來的危機感已經埋伏在每部經典之中。卡夫卡的《地鼠》中的地鼠俨然就是倉皇無措急切尋找可以掩護的出路的我們,艾略特《荒原》以古今一爐的融合道出末世的寓言,馬爾克斯《百年孤獨》中布恩迪亞家族的最後一代果真被螞蟻叼走…
一部電影
第一次看韓國的災難片,《流感》也許算不上最好的一部,但是相比于宇宙爆炸坍縮全球冰川等話題應該是更為真實,連流感的代号H5N1和H7N9也是幾年前真實的流感病毒。因而,影片處處荒讓我感受到荒原裡的危機感,周遭危機四伏,耳邊殺伐不斷,末世的無限恐慌與蒼涼在如此之近的現實裡暴露無遺。這也是我看電影時一直戴着口罩的原因吧。每個病人吐血的瞬間我都感覺我在反胃,在咳嗽,在被他們傳染,家裡的每一處小角落都可能潛藏着滋生着将要取我性命的細菌,哪怕吃的米飯喝的水也讓我耿耿于懷。想想人自身的力量實在太微弱,連小小細菌就能讓我們方寸大亂。我這隻天地間的蜉蝣啊,乘坐着我生命的醉舟,不知命運将我帶至何方。我所能做的,隻是在這有限的生命裡,多追求一些無限的美。
當然,影片不僅是想表述人生之有限,更多的是嘲諷人性的弱點,尤其是電影的後半部分對政府和美國号稱創幸福最後僅剩下謀利益的卑鄙勾當進行了有力的鞭撻,緊張不失有序,諷刺不失力道。
黑鏡第二季的傳染病一集,也是在探讨這個問題:為了增強人類的,軍隊被設置了特殊感應眼鏡,可謂“有色眼鏡”,他們的任務是處死所有攜帶疾病感染源的弱勢群體,他們眼中的這些人已經都是怪物,直到有人不小心弄壞了眼鏡設備…當然,由于篇幅設置,劇中最後并沒有給出明确答案。
可是,難道攜帶傳染病的人就不是人了嗎?難道所有優勝劣汰的自然法則就要把人性全部泯滅嗎?難道真的可以為了自己犧牲他人利益乃至生命嗎?!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不少人吐槽電影裡男主主動送死的人物設定,但是這恰恰是男主性格最大的閃光點。哪怕隻是普通人,也要和一切非正義力量抗争到底。這多少讓我想起加缪在《鼠疫 》中塑造的裡厄醫生,也是這樣不顧生死地挑起責任二字。
當然,如果除去好萊塢模闆式的英雄美人情節,這部影片的分值将會拔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