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魔丸化身的哪吒

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裡,有幾處很有深意的改編。而最讓我覺得有意思的,是哪吒并沒有按照原著裡的故事脈絡,在海邊玩水,遇到敖丙,大打出手,于是将他殺死,抽取他的龍筋,從而引起龍王震怒,要降災禍于百姓。于是哪吒隻能削骨還父削肉還母,滅掉自己的肉身來贖罪。

在電影裡,魔丸和靈珠本來應該融合到一起,化身成一個人。然而龍王聯合申公豹使壞,盜走靈珠,将它放到龍王的兒子敖丙身上。于是,本來渾然一體、無法分開的兩顆珠子,分别化身了成了哪吒和敖丙,成了個性迥異、界限分明、正邪對立的兩個人——十分溫暖善良的敖丙,和需要靠乾坤圈才能夠鎮壓體内浩瀚無邊的邪氣的哪吒。想到龍王給予他的使命,不禁感歎申公豹其實偷錯珠子了,他應該偷魔丸放到敖丙身上,才能夠讓他心狠手辣、内有乾坤、裝下大使命、并且不折手段、不折不扣地完成。一個靈珠化身的人,未免太謙謙君子了,内心的道德超我未免太過嚴苛,怎麼做得了傷天害理的事情去達到自己的目的呢?

這是題外話了。靈珠和魔丸,其實是每個人身上的兩個部分。而它們本來就應該在一起,融合成有情感、有道德标準、有私心、有内省能力、也偏狹小氣的正常人所擁有的普遍人性。我們每個人都有兩顆珠子在我們的體内,我們看别人的眼光,也應該是擁有整合能力的。沒有人是沒有污點的純粹之人,也沒有人惡到一無是處。

但有些人是沒有整合能力的。

有個人形容她的母親,有時候語氣中充滿理解和不舍。可是,當她在另一個場合談起她時,突然變得尖酸刻薄,将她形容得一無事處、大惡不赦。

有很多人看别人的眼光是分裂的,全好全壞的。當一個人符合他内心的理想化客體的形象時,并将此人想象得無比美好,沒有缺點。當有一天,他的理想化落空時,突然間一改以前的印象,全成了負面評價。

這個叫分裂的防禦機制。會用分裂防禦機制的人,往往見于某種人格障礙的人群。他們将一個人惡的、醜陋的一面從這個人身上分裂出來,是為了保護那個美好的形象不受污染,就如同他們是兩個人一樣。

會用這樣的防禦機制的人,往往是在嬰兒期沒有得到母親的正确回應和對待的人,他有可能擁有一個冷漠而糟糕的母親。他們将好母親和壞母親分裂成兩個人,是為了相信這個世界上有愛她的、保護她的人,持有這種信念,一個人才能夠保存自己、好好活下來。

失整合的人,可能擁有十分二元而混亂的關系,他們看整個世界的眼光,都是這樣全好全壞、對立分裂的。

就像劇中的哪吒和敖丙一樣。

而當這兩個人牽起手來完成一件事,正是象征着一種融合。能夠融合我們心中的兩極,才能夠用正确的心去認識人性和這個三元、複雜、美麗曲折的世界。

...

靈珠化身的敖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