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到上學,我們想到什麼?

父母的殷切希望,求學的辛苦難忘,和同學愉快玩樂的無憂時光,老師們的諄諄教導和精心培養。

我想大多數人曾經的上學路途不會用到“跋山涉水”這個詞。可是,世界上就是有很多孩子如果想上學需要更多的勇氣,需要克服難以想象的困難,他們沒有父母用舒适的車接送上學,他們沒有便利的城市交通條件讓他們順暢上學。

他們在上學路上要面對的是:長途跋涉、饑餓、酷熱、食肉動物的侵襲……

...


若想學習知識,想見外面更大的世界,上學路,就是擺在他們面前的第一道難關。

《跋山涉水上學路(肯尼亞篇)》

肯尼亞共和國,位于非洲東部,赤道橫貫中部,東非大裂谷縱貫南北。東鄰索馬裡,南接坦桑尼亞,西連烏幹達,北與埃塞俄比亞、南蘇丹交界,東南瀕臨印度洋,海岸線長536公裡。


...

馬賽族是東非民族。主要分布在肯尼亞南部和坦桑尼亞北部的草原地帶。屬尼格羅人種蘇丹類型,為尼羅特人的最南支系。

除了欣賞美麗的異域風光外,紀錄片向我們呈現了肯尼亞偏遠山區的馬賽族孩子們上學的艱辛之路。

...

在上學的路上,孩子們努力穿越着非洲大草原:

4歲的萊裡昂卡小小年紀既要照看家裡的牛群,還要獨自面對遠途、獸群

萊裡昂卡母親:“我想讓我的孩子學習很多知識,我希望我兒子将來能成為肯尼亞總統”

12歲的科坦卡在上學途中不得不躲避大象、猴子、蛇和非洲水牛

科坦卡:“我必須逆風而行,大象非常危險,他們聞到我的氣味,就會傷害我”

8歲的莫斯卡和索伊萊在上學路上面臨着花豹、大雨天和饑腸辘辘的威脅


孩子的世界是空白及純真的,他們還不懂世界的苦澀,在沒有對比的情況下,蜜罐中的孩子并不覺得自己甜,同樣吃糠菜的孩子并不覺得自己苦,我相信他們心中都是歡愉的。

因為是孩童,所以餓、苦、累他們克服過去就都忘記了,如果沒見過更大的世界,或許他們就覺得自己現在的生存環境就是整個世界。

而讀書,就是通往更大世界的路徑。

即使生來環境艱難,無從改變,父母也要送他們去更遠的地方讀書,這個決定是正确的,隻不過孩子走的路艱辛了些。去讀書,很辛苦,但可以改變命運,實現夢想;不去讀書,或許一生就在原點,和祖輩一樣,勤懇農耕,失去了認識更大世界的可能。


...


科坦卡:“在我們的村子,如果我呆在家裡,那麼再過一兩年我就得嫁人了,但我不希望這樣,我想上學,接受更多的教育,我想離開這裡,成為一名醫生,我希望将來能為父母蓋一座房子,還想擁有一輛汽車。”

我們了解過生活的不易,看到上學都如此艱辛的孩子,除了心疼,更加明白了——

自己的幸運需要被格外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