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片荒,找到了這部2014年口碑爆表的類型片《心迷宮》。這個電影名字最開始聽說的時候,以為是那種裝神弄鬼的心理懸疑片,就擱置了很長時間沒去看。今天看完之後,慶幸自己沒有錯過這樣一部優秀的電影。
《心迷宮》原名《殡棺》,采用了典型的非線性叙事模式講述了某農村這一小格局中五天四夜的離奇故事。相較于大多數懸疑片而言,影片《心迷宮》綜合運用了倒叙、插叙與多線叙事的多種叙事方式,多而不亂的以影片中人物視角出發展開叙事,最終在整體格局上形成環狀叙事,即将影片的故事情節由一條有序的線連接成了一個循環往複的圓,故事的結尾又回到了開頭。
這樣的叙事結構是國産片極少采用的,能将這樣的叙事結構完美融入一個精彩的懸疑故事,簡直就是完美中的完美,但從這個角度來看,電影在我心目中是滿分神作。
再從劇情上來看,這部電影有幾個套層結構:首先,它涉及命案。但是不像我們慣常意義上的商業電影對于案件的情節,那些電影中的死亡都是奇巧化的,充滿詭異的動機和強烈儀式感包裝,而《心迷宮》中所呈現的死亡,灰暗而真實,充滿随機性,生死一瞬,無征無兆。這才是真正的命運感。生死有命,不過就是如此。但是,這命案本身卻成為了催化劑,發酵了所有我們已知的、漂浮在生活表面和沉澱在現實塗層以下的情緒。
《心迷宮》的臨摹痕迹很重,在其中能夠看到上述許多電影的影子,甚至幾條故事線上的時空互為因果也有《記憶碎片》的影子,故事雖然不算新穎,但舊瓶裝新酒,依然完美表達了導演想要突出的内核——真正的良心是很難泯滅的。
電影中,幾條故事線同時講述,讓我們看到了底層社會中的人生百态。其中正義和良知的代表——村長在悲劇發生時,也曾迷失,遵從自己的本能去掩蓋真相。但最終一系列荒謬的事情使他意識到隻有面對事實,遵從良知才能終結這荒唐的一切。
也許導演也如同劇情裡的村長一樣,曾經迷失過,但想要借着這部電影,表達自己之後要做有良知的商業電影的決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