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愛我嗎?
驕傲的Mr·達西。
我愛你,哪怕你對我意見滿滿。
抱有偏見的伊麗莎白小姐。

圖片發自簡書App
《傲慢與偏見》這部小說主要講述的是:有一位小鄉紳名叫班納特,他有五個待字閨中的掌上明珠,這五個姑娘都各具特色,别有一番風情,也都擁有各自的戀愛觀,人生觀和擇偶觀。尤其是他那位二女兒伊麗莎白,更是小家碧玉,如花似眷,她的美就算用驚心動魄來形容也不為過。不過伊麗莎白最打動人心的,最勾人心神,還要數她那一身傲氣,一腔志氣,以及一心自強,自尊,自愛。

圖片發自簡書App
“傲慢讓别人無法來愛我,偏見讓我無法去愛别人。”太過傲慢,太過自傲,太過自我,讓你對我退避三舍;太過片面,太過偏激,太過偏見,讓你對我束手無策。在這一場傲慢與偏見的對峙中,在這一場自由與真愛的抗争中,在這一場尊嚴與人格的争鬥中,我不知何時對你動了心,你不知何時為我傷了情。

圖片發自簡書App
經典語錄:
“驕傲是一般人的通病。從我讀過的許多書來看,我相信驕傲确實很普遍,人性特别容易犯這個毛病。
因為有了某種品質,無論是真實的還是假想的,就為之沾沾自喜,這在我們當中很少有人例外。
虛榮與驕傲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雖然兩個字眼經常給當做同義詞混用。
一個人可以驕傲而不虛榮。驕傲多指我們對自己的看法,虛榮多指我們想要别人對我們抱有什麼看法。”

圖片發自簡書App
現實生活中我們何嘗不是帶有自我認知的待人接物?
現實生活中,我們有多少評判就有多麼的傲慢。
張德芬說:脾氣暴躁的人是因為内心太脆弱,傲慢的人是因為内心太自卑,怕吵的人是因為内心不安靜。這個世界是我們内心的縮影,修心為上!
偏見讓我們失去了欣賞的機會,傲慢讓我們無法與他人聯結和相處。偏見讓我們失去了和人最溫暖的情感互動。
當我們傲慢的去對待外在的人事物的時候,其實,我們評判和指責其實都是一種對自己内心的保護。
我們每一個人都渴望被愛被溫暖,可是當你外面穿着盔甲守護自己的時候,愛和溫暖的光如何能照耀到你?

圖片發自簡書App
偏見在生活中也是普遍存在的,我們總是對一些不同于自己喜好的東西産生偏見。
對還沒弄清真相的事件産生偏見,恰好捕風捉影聽到的輿論又加深我們的偏見。
保持理性地頭腦去分析,公正地看待這個世界,摒棄偏見,才能看得清。
偏見的人如果有意識的讓自己去好奇,去體驗,去感受,去了解,那麼就會随和一點,就會融洽一點,内在就會平和舒服一點。
傲慢的人如果能夠有意識地把自己縮小一些、看低一些,真實一點,就會很坦然地對待周圍的環境。如果貢高自大,在修行或人生的路上就會遇到許多障礙。
我們不是為了縮小而縮小,而是讓我們成為一個真正能看清自己的人,而不是自己眼中的巨人。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認識自己,要先看清自己的心,要看清自己的性情,唯有明心見性,才能在自己明見心性的基礎之上,在自我了解的基礎之上,修心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