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08
今天早上,總算是結束了作為醫學生辛苦的考試月,約上好友一起去看場電影——《葉問4》
記憶裡面,上一部葉問系列的電影是小學時候看的。沒有記錯的話劇情是葉師傅打敗了一個很兇殘外國拳擊手,至于是哪一部已經記不清。而這次的完結篇,在觀影前偶然刷網頁也看到劇情類似——葉問重拳争得中國武術一口正氣。
按理說,這應當是振奮人心的一件事情。但直到觀影結束,我都沒能心情高漲。反倒是,又一次陷入了自閉式沉思。
【一】
先來解答剛才的問題吧。原因很無厘頭——
觀影前刷網頁的我不僅僅知道了葉問4上映的消息,還接收到了一定的主觀色彩——
【葉問4,一場中國人的“文化意淫”】
這是難以置信的偶然一瞥,刷新網頁時的我所接受到的信息。盡管手指迅速劃掉了網址,腦子确是深刻地記住了這條消息,在觀影時一遍遍提醒自己。
确實,無論是觀影時還是現在回味一下,劇情的走向以及劇本的編寫都讓人能比較明顯的感覺到過于偏激——盡管能用【劇本矛盾沖突需要】來自我安慰,現實裡也或有這樣的現象存在。
但這個标題,确實讓我很難受。
不是說,在這個文化全球化紛争,國際現代化沖突越加明顯的年代,作為擁有五千年的豐厚文化底蘊的國家就不需要堅定的立場、具有強烈國家文化色彩的文化作品輸出。
也不是說,這部電影的編劇與導演水平很爛,讓人難以接受這種“生硬”的文化立場。
我很認同,我們确實要堅定的文化自信,正如葉師傅揮出的拳頭那樣:有力,沉重,一擊即中。我也認為,作為國人,應當時刻驕傲——為了國家優秀的事物。
我感慨的,是直到現在也會有人對于具有國家文化色彩的作品感到不那麼認可——畢竟我隻看了個标題而沒有看内容,從理而言不當這麼評價。但真的難講,如果我點進去,是不是就是我所擔心的、對這類作品抱有 [不太認可] 的内容?
簡單點來說,2020年新時間點已經到來,關于文化色彩輸出,我想無論是作為接收者的我們,還是那些發掘與弘揚文化色彩的人們,我們都還有很多應該做的事。我們都還在漫長的路上。
【二】
來講一下幾個很觸動我的鏡頭。
可能略有劇透,我盡量不這樣。
1.影片前部分,葉問父子吵架的那一段。
觸動到我的,是叛逆的兒子一句句尖銳的話都沒能讓父親氣憤動怒,直到他話語的矛頭指向了自己的母親。應聲落下的巴掌打斷了父子的争執,也開啟了父子之間長久的冷戰。
小時候我并不算乖,我的父親也像葉師傅那樣抽過我一巴掌——因為我那時候在玩火。後來有沒有因此和自己的父親賭氣,也已經記不清。
隻是冥冥覺得,葉師傅是對的。盡管觀影時,确實讓人感覺他是個嬌縱孩子的父親。
孩子叛逆在所難免,犯錯也難免會有。
看着以前,自己發的非主流青春文學的QQ空間,不也很想掐死以前的自己嗎?過去一年的自己,難道沒有做錯過一件事情嗎?一年沒有,那更就一點呢?
想起來去内蒙時,朋友的父親——一個年過半百的男人,也當是觀摩塵世不少時的人,就鼓勵我說:
“文刀,你現在還年輕,不應該這樣謹慎而過于擔憂。你的象征,就是沖,就是闖。犯錯是你應當去做的事,正因為你年輕,你就當去闖蕩,去嘗試,因為你年輕,不怕犯錯。”
“否則,當你像我這個年紀,犯錯不叫年少輕狂。你就是犯錯。闆上釘釘。”
我的母親,最近有在看心理教育的書,偶爾她也會說:“我有點後悔,以前總讓你小心做好每件事了。”
但我沒法說什麼,每次隻好發個 [龇牙] 的emoji表情,然後當這件事沒有發生過。
2.還是父子。是較後半段,父親打電話給兒子,因為某些原因讓他們在一通電話内和解的場景。
這個點,我哭出來了。現在碼字的時候也正在強忍眼淚。先誇一波劇組,這裡的淚點你們做的很好。情緒很到位了。
觸動到我的,最主要還是葉師傅——應當叫他葉父親會比較好——的那個語氣。
和我的父親一模一樣。
我父親他是個警察。很少在家的那種。平時的生活裡,我很多時間都在和母親一起聊天,就算是父親在家的時候,我們父子倆也沒什麼交流。
偶爾,他打一次電話來,也隻會說三句話:
“你最近乖不乖” “你沒惹事吧” “記得聽媽媽話”
然後輕輕地,有點舍不得又帶點堅決的,說一聲再見,然後留給我電話悠長的忙音。
雖然這麼說,有點像是故作姿态:或許作為父親,不僅僅代表是個硬漢,更代表一種堅韌的形象。我印象裡的很多文學作品,都有這麼描述刻畫世上的父親們。
在外,他們有各種職業——他們這時候需要成為社會的齒輪,抛去個人感情勤勉盡責地為各種事物負責;在家,他們是妻子的靠山,是一家之主——男女平等的時代或許減淡了父親這方面的色彩,但難以否認,父親在一個家裡面,依舊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
由此,他們總是剛強的,他們總是像石頭那樣嚴謹厚重、難以撼動的。
所以,葉師傅在那個場景、那個狀況下,卸去一身剛強,用父親獨有的溫柔和兒子說完一句再見,我沒法控制。
到現在,我也好希望認識你是怎麼樣的人,好想多看看你不一樣的側面,我的父親。
我想做你的朋友。也想一直是你的兒子。
3.影片中,兩次給了葉師傅手部動作的特寫——
第一次沒出招,第二次出招。
那個動作,沒記錯的話是詠春标指插喉。是殺招。
第一次的時候,這或許習武之人的憐憫與底線吧。點到即止,不當太過。盡管對手再度反攻,也很快制服,綽綽有餘。
第二次的時候,在影片的那個情況,我第一反應:
【當忍無可忍,無需再忍。犯者,必誅之。】
這叫堅決。
讓我聯想到的東西,不必多說。
自然是我們的态度。國人的态度。
【三】
還有挺多地方,比如影片的台詞和演員的神情動作,性格之類的,都似乎值得說說。但都講出來,篇幅就過于冗長,而且比較細碎難以成篇。
便暫時作罷。
總的來說,很值得各位去看看。盡管帶着我自己強烈的主觀色彩,但我希望有興趣的也去看看吧。不會失望的,隻要不僅僅看到動作片的明線。
影片裡,葉問宗師帷幕已落,感謝揮拳相伴。
影片外,演員子丹似也漸老,還請多多保重。
希望2020,大家都好。
【後記】
本文為極度不嚴謹的個人影評+随感,主觀色彩強烈,一些文中觀點或有過度解讀與錯誤解讀以及其他問題,還請各位理性對待、多多海涵,切莫針對作者本人進行人生指導,在此謝過各位看官。
PS:為了避免盜攝以及版權問題而沒有圖片内容,閱讀觀感不佳也請原諒。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