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女人AnotherWoman(1988)的剧情介绍
为了写作,哲学老师玛丽昂(吉娜·罗兰兹GenaRowlands饰)租了一间工作室。某日,正在专心工作的玛丽昂听到排风口里传来了谈话声,原来,隔壁是一个心理诊所,鬼使神差之下,玛丽昂开始偷听起了患者对医生的倾诉。患者是名叫霍普(米亚·法罗MiaFarrow饰)的女子,通过霍普的倾诉,玛丽昂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在众人眼里,玛丽昂是一个事业有成婚姻幸福的成功女人,但日日压抑在心中的究竟是怎样的情感和念想,这只有她自己才知道。霍普的痛苦倾诉勾起了她审视自身的欲望,而和旧时好友的重逢让玛丽昂越发觉得富足的生活早已千疮百孔。是将错就错还是重新来过?站在五十岁的人生交叉口,迷惘的玛丽昂不知该如何选择。
在众人眼里,玛丽昂是一个事业有成婚姻幸福的成功女人,但日日压抑在心中的究竟是怎样的情感和念想,这只有她自己才知道。霍普的痛苦倾诉勾起了她审视自身的欲望,而和旧时好友的重逢让玛丽昂越发觉得富足的生活早已千疮百孔。是将错就错还是重新来过?站在五十岁的人生交叉口,迷惘的玛丽昂不知该如何选择。
另一个女人AnotherWoman(1988)的影评
12点 还是不想睡 想看一会书 翻开一本书 那些字无论如何在脑中不能连成整体的意义 放弃打开手机 翻一部电影来看《另一个女人》(继续伍迪·艾伦)跳出来 如果一定要我看一部判析女人的电影 那就看吧一个50岁的女人 归纳分析总结了自己过 ...
如果你允许自己去感受的话,世界跟现在会是两个样子,所以如果你觉得自己敏感脆弱,其实是好事,总比那些没有感觉麻木的人好。另外因为这部电影遇到了一首爵士乐Bilbao Song和Gustav Klimt的油画Hope。
这部有点不像woody allen的风格了
相比起大多数作品的喜剧和讽刺,这部的深沉基调则复合着焦虑和忧郁的暗淡情绪,站在伯格曼的肩头思索着他的不朽和灵光。Marion看似一帆风顺受众尊敬的人生在中年尾声踏入自省的沉潭,现实与梦境开始交互纠缠,倒叙的片段被模糊浸润在午睡的半梦半醒中,自以为是的回忆被挑拨质疑而被追索为自身的批判矛头。Marion从容不迫的优雅面具,大谈特谈布莱希特戏剧所流露出高级知识分子的优越,而在自我犹疑面前显得不堪一击。结局却又一如导演常见的桥段,不出意外的背叛将成为了自我审视的终章。
伍迪艾伦“伯格曼时期”的作品,摄影师是尼克维斯特,偏棕的暖调,却是冰冷的故事。不少伯格曼式的特写及变焦镜头。一个偷听的故事,通过画外音切入闪回段落。剧作在时间的处理上近乎完美,现实/回忆,自我/他人,最精彩的是玛丽安梦境中的那场戏剧演出,她既是演员又是观众。
4- 是否因为Gena, 这次的Woody Allen有点Cassavetes那部特别迷人的《首演之夜》的味道?不同于老约翰镜头下迷蒙醉眼现实与梦想(台上台下戏)的女伶形象,这里的Gena更加成熟和独立(大学哲学教授),却依旧有她不轻的十字架要背负。梦境一节调度流畅圆熟,够得上五星。桥洞下的错失也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