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公社Lacommune(Paris1871)(2000)的剧情介绍
「看!昨日最后一埸就在这里拍。」两位演员带著镜头(我们)参观拍巴黎公社的摄影棚。不要以为你看的是製作纪录,因为摄影机很快便变成公社电视台的记者/摄影师,穿来插去,找人做访问。对,我是说电视台,你还会在片中看到1871年的电视新闻!不要误会这是闹剧,彼得.获建士(PeterWatkins)比谁都认真和关心社会,也一直致力创新影视「艺术」。今古交错是他的疏离手法之一,演员时而扮演公社中的角色,时而做回自己,畅谈当下的心情和对角色的看法;这边厢,一群妇女在公社开会,话题慢慢转向1999年的法国女性;那边厢公社的男人谈电视,谈现代的媒体,谈日本的衰落;不同时空的话题,互相对照,迫切而贴身。
作为电影社会行动工作者,在「艺术」层面屈建士挑战传统电影导演权力至上和要观眾成为被动的消费者那种不民主做法,巴黎公社不错是由屈建士精心设计和统军,但要求成员大力参与,骨干是导演的內容则是大家的,例如片中的重要构成部份-对话和討论--来自演员深入研究角色后结合现实生活中的身份,经验和想法通过排演获得,是有控制下的比较民主的集体创作;在社会行动方面他要用巴黎公社那种热火冲天,为了打做一个更好的世界而不怕牺牲的精神来衝击时下缺乏承担没有改良社会理想的人並且重新检討今天仍然未能做到的很多当时的改革。所以他一方面疏离观眾,另一方面又要演员和观眾参与,留了很多空间和资料让我们討论(他虽然没有言明,但片中所留的很多空位令人联想1968年阿根廷激进纪录片《熔炉时刻》[HouroftheFurnaces]中打字幕暂停,叫观眾展开討论的做法),电影中和电影外的討论都是运动的一部分。片中扮演妇女同盟的人后来就组织起来把片中的议题带到现实生活里继续爭取,社会行动巳走出银幕进入生活。
巴黎公社是获建士的巔峰作也是电影社会行动片的典范。其作品政治社会意识之强在英国只有坚.卢治(KenLoach)差可比擬,实验性则比彼得.格林威(PeterGreenaway)还多几分实在。这样丰富的一部作品远非几百字可以言明,如何放映和用这部片已大有学问,还是留待观眾自己去体会。
作为电影社会行动工作者,在「艺术」层面屈建士挑战传统电影导演权力至上和要观眾成为被动的消费者那种不民主做法,巴黎公社不错是由屈建士精心设计和统军,但要求成员大力参与,骨干是导演的內容则是大家的,例如片中的重要构成部份-对话和討论--来自演员深入研究角色后结合现实生活中的身份,经验和想法通过排演获得,是有控制下的比较民主的集体创作;在社会行动方面他要用巴黎公社那种热火冲天,为了打做一个更好的世界而不怕牺牲的精神来衝击时下缺乏承担没有改良社会理想的人並且重新检討今天仍然未能做到的很多当时的改革。所以他一方面疏离观眾,另一方面又要演员和观眾参与,留了很多空间和资料让我们討论(他虽然没有言明,但片中所留的很多空位令人联想1968年阿根廷激进纪录片《熔炉时刻》[HouroftheFurnaces]中打字幕暂停,叫观眾展开討论的做法),电影中和电影外的討论都是运动的一部分。片中扮演妇女同盟的人后来就组织起来把片中的议题带到现实生活里继续爭取,社会行动巳走出银幕进入生活。
巴黎公社是获建士的巔峰作也是电影社会行动片的典范。其作品政治社会意识之强在英国只有坚.卢治(KenLoach)差可比擬,实验性则比彼得.格林威(PeterGreenaway)还多几分实在。这样丰富的一部作品远非几百字可以言明,如何放映和用这部片已大有学问,还是留待观眾自己去体会。
巴黎公社Lacommune(Paris1871)(2000)的影评
矛盾双方的积极和消极意义
巴黎公社的积极意义:1、推行直接民主,官员由选举产生,体现对民主的尊重,权力来源于人民2、追求社会平等与公平,保护工人权益,减免房租,试图缩小贫富差距3、废除教会的特权,推动教育世俗化,为普及公平教育开了先河4、反对侵略战争,希望建 ...
公社精神永不死!
要是在电影院里看肯定要被吵死。虚拟巴黎公社时代的新闻报道,5个小时大部分情节都在聒噪的背景下进行。人物的话多到烦人,尤其那些妇女同志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23-11-2008 12:00pm hksc
守住我们的街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