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赤军实录:通向浅间山庄之路実録・连合赤军あさま山荘への道程(2007)的剧情介绍
20世纪60年代,国际局势风起云涌,革命气息席卷全球。适值此时,日本爆发安保运动,经过多年的攻伐和演变,从共产主义者同盟分离出来的关西派创立了激进的赤军。在创始人及核心人物或被逮捕或流亡的情况下,原大阪市立大学的学生森恒夫(地曵豪饰)担任了赤军领导者,并与永田洋子(並木爱枝饰)率领的革命左派合并,成立了连合赤军,森担任中央委员会委员长。在山中集训期间,为了肃清组织内消极落后的思想,连合赤军领导要求成员进行总结,甚至不惜采取暴力手段“帮助同志提高思想和素质”。伟大的理想和使命感,让这群狂热的青年付出生命的代价……
本片荣获2008年柏林电影节C.I.C.A.E.奖和电影振兴组织(Netpac)奖、2009年每日电影最佳摄影和最佳导演奖、2007年东京国际电影节“日本电影·一种视角”单元最佳影片奖。
本片荣获2008年柏林电影节C.I.C.A.E.奖和电影振兴组织(Netpac)奖、2009年每日电影最佳摄影和最佳导演奖、2007年东京国际电影节“日本电影·一种视角”单元最佳影片奖。
联合赤军实录:通向浅间山庄之路実録・连合赤军あさま山荘への道程(2007)的影评
如何评价赤军?
你只要知道一个不言自明的真理就行:这一派的主义没有一个好东西,过去没有,现在没有,未来也不会有,永远不会有——因为它违背真理。这个主义跟法西斯纳粹是一丘之貉,本质上是邪教,靠各种欺骗摄取权力,然后就没有然后了,除非穷奢极欲、颠倒黑白 ...
首先看了全片(或需搭配大体无误的字幕)的观众应该都能察觉到导演的立场究竟在哪边,绝对不是豆瓣短评区那些劣质的后革命犬儒主义发言,也不是某种庸俗的“反思”(读作“忏悔”),而是“内部批判”。显然他并没有改变早年的立场:若松孝二本人在六 ...
最残忍的事实由最小的孩子揭示
(字数超了转到这里)看完情绪有点激动本来想过一阵子再写的,但感想既然有了还是记下来比较好。比起联合赤军实录,更像是以浅间山庄事件为高潮的群像叙事。对于联赤重要组成部分的革命左派介绍过少,没有体现他们运动的性质,两派之间微妙的关系,以 ...
虽然能感受到导演想表达的精神内核,但从电影角度来看,拖沓的节奏以及脸谱化的人物都削弱了本能更好传达出的批判力度,与穿插的纪实风素材相比,群戏方面年代的还原感并不足,好在后半段靠有限空间下的暴力压迫突出了权力斗争对人类的异化,以及各种互相残害似曾相识。
“时代已经变了,美国总统同毛主席握手了,毛主席交给你们的任务完成了。孩子,回家吧。”
两句话:1、当政治遭遇理想主义,初衷越美好,结局越灾难;2、人一旦开始不择手段,便成了魔鬼,即使目标是成为上帝。
荒谬、丑陋、残暴。一边为越南小孩掉眼泪,一边杀掉孕妇毫不手软。嘴里说着「更好的世界」,却成批成批造出人间地狱。就连所谓「真正的战斗」来临时,也不忘为了「反革命饼干」搞内部肃清……这就是所有理想主义者亘古不变的嘴脸(不少短评亲身示范一旦事情变糟就开除左籍的传统艺能委实大暴孝
8.5,一种信仰,不管其表面看起来是多么的神圣与高尚,如果违背了人与生俱来的权利——自由和平等的话,其归咎都必然是恶魔的信仰
局限于“联合赤军”这支赤军中留国与别组织合并的分支力量,所以大多初期或国外重要事件都只在头尾简要带过。除了浅间山庄被围剿外全片就只剩空喊口号,以握有媒体资源的敌人作对时难以持续做好意识形态推广以致缺乏后续生力军,聚焦在愅命根据地这小撮人身上看着还不如个传销窝点,拍的也还是太小气。
展现了一个具有左派理想的组织是如何沦落为右派独裁的状态。
若松孝二毕竟老了,他妈的,回不到六七十年代的水平跟力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