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女伯爵ACountessfromHongKong(1967) 来自香港的伯爵夫人/香港伯爵夫人

导演:查理·卓别林

编剧:查理·卓别林

主演:马龙·白兰度/索菲娅·罗兰/西德尼·卓别林/蒂比·海德莉/迈克尔·梅德温/奥利弗·约翰斯顿/约翰·保罗/安吉拉·斯库拉/玛格丽特·鲁斯福德/比尔·纳吉/杰拉丁·卓别林/帕特里克·卡吉尔/PeterBartlett/DilysLaye/AngelaPringle/JennyBridges/ArthurGross/Balbina/AnthonyChinn/JoseSukhumBoonlve

语言:英语/法语

类型:喜剧/爱情

上映日期:1967-01-05(英国)

英国 108分钟

香港女伯爵ACountessfromHongKong(1967)的剧情介绍

马龙·白兰度、索菲亚.罗兰等合演。描述一名美国富豪乘邮轮回美国,途经香港时,一名落魄的白俄女伯爵潜入其房间,意图偷渡美国,结果让富豪发现,二人经谈论之后共随爱河。此为喜剧大师查理.卓别林最后一部作品,亦是他唯一的彩色片,成绩虽然较其代表作失色得多,但仍维持颇高的喜剧效果,而且拍出了一点人情味。可惜男女主角选择不当,趣味性打了折扣。

香港女伯爵ACountessfromHongKong(1967)的短评

  • 出口

    导演对待它眼前事物抱有的只是单一 固定的观点。
    中全景镜头的场面调度从头到尾都是相似的。在这个不断重复再重复的观感空间里,肢体与人物的秘密一窥即到底。
    观看的过程是剥削女性(女主)的过程,并时常带有男性凝视。男主马龙·白兰度是这种凝视 在荧幕中的代言人,施行者。而角色又是导演的提线木偶。由导演-人物-观众三方共同参与的一场剥削电影。所以,这种电影的存在很可怕。

  • 瑞波恩

    作为喜剧大师的遗作,也是第一部和最后一部彩色片,本片的历史价值大于娱乐价值。说本片是喜剧片,毋宁说是一部科普如何偷渡到米国并顺利合法移民的科普片。虽然算不上经典,梗也不好笑,剧情有些不完美,但置身碧海蓝天,看着索菲亚罗兰与白兰度同框便已倾国倾城了。

  • mOco

    最后的一部浪漫爱情轻喜剧,卓别林依然在拯救落难女孩,虽被掩盖也能看出片中对世局的隐射。无论是横向与同时代作品,还是纵向与卓别林自己的作品比较,都实在不够出色。事实上,这片结构完整,故事也颇有趣味(尤其是最后),空间的参与叙事也算前卫,只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驾驭卓别林式的肢体喜剧。

  • La Notte

    我并不觉得影片很糟 马龙白兰度为索菲亚罗兰心神不宁那段真是太迷人 而古典电影的唯一通病就是一个吻可以解决所有问题 不太喜欢这点~

  • letdouman

    有查理·卓别林、马龙·白兰度和索菲娅·罗兰坐镇都成不了一部优秀喜剧,失望之情,不言而喻。看在大师的最后之作及男女主还风华正茂的份上,勉勉强强补够三颗星,不致太难看。

打开App,看更多热门短评

香港女伯爵ACountessfromHongKong(1967)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