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奏曲Entr'acte(1924) 休息节目/幕间休息

导演:雷内·克莱尔

编剧:弗朗西斯·皮卡比亚

主演:JeanBörlin/IngeFrïss/FrancisPicabia/MarcelDuchamp/曼·雷

语言:无对白

类型:短片

上映日期:1924-12-04

法国 22分钟

间奏曲Entr'acte(1924)的剧情介绍

影片的第一个镜头是几个充气的气囊;接着是穿着短裙的芭蕾舞女演员,然后是歌剧院广场的前景和拳击手挥舞剧院的动作。歌剧院广场,一个达达派艺术家在沉思,要烧掉歌剧院。于是,火柴划着了。拳击手挥起双拳再一次向大歌剧院打去。庙宇的立柱。在高楼的平顶上,达达派艺术家曼·雷伊和画家杜尚正在下棋。突然,喷射而来的水搅乱了棋局。女舞蹈演员的舞步。女人的脸和水母的眼。一颗鸟蛋在喷泉吐出的水柱中蹦跳。芭蕾舞团的主要演员扮成罗尔猎人出现在屋顶上。他瞄准鸟蛋。蛋仿佛在水柱中起舞。开枪。蛋壳破裂。一只白鸽破壳而出。达达派画家端着猎枪。瞄准、射击,猎人应声跌落。一辆由骆驼拖曳的灵车载着死者的棺木,缓缓驶在巴黎的郊区大路上。灵柩上放着饼干花环,送葬者挂着哀恸的神情。灵车越走越快,终于狂奔起来。跟在车后的绅士、太太们疯狂追赶。最后,灵车撞到墙上,棺木掀翻,死者穿着魔术师的装束,从棺木里爬出。他挥动魔杖。追来的人群立即消失,他又点了一下自己的胸口,他也倏忽同隐去。

间奏曲Entr'acte(1924)的短评

  • 云雾敛

    在法国先锋主义电影运动之中,达达主义电影即做了突破传统叙事,摈弃戏剧影响,用电影语法来制作“纯电影”,又为后面超现实主义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在本片中,电影技法的运用创意十足,开头的升格摄影,贯穿全片的刁钻摄影角度,不规则的构图方式,叠化影像的使用,突破时空限制构造内在联系的剪接手法,甚至最后的回放镜头等等,都在技法与想象力上进行着革新,而那璀璨夺目的演出阵容也让观众震惊不已。达达主义电影的创作是植根于对电影语法的创作之上的,因此排斥戏剧舞台是意料之中的,彻底抛弃叙事逻辑造成的电影内容无序感虽然给人无可琢磨的体验,但从另一角度,电影也为潜意识和评论届脱离创作者从而延展自我的观点提供了机会。从受众群体来看,晦涩是天然的敌人,正因此,达达主义电影的消退也是意料之中,但后来者会铭记这部电影的伟大。

  • 胤祥

    追车戏太high了~下棋的是曼·雷和杜尚

  • Eleanor

    达达主义影片。“《幕间休息》也许不太相信生活的愉悦,它相信发明的愉悦,它尊崇爆发笑声的愿望。”从足底的角度拍芭蕾舞好美,维果的《 尼斯印象》里也用了这样的视角(来窥视女人的裙底)。追灵车这部分就有十分钟,越到后面玩得越放肆,结尾的fin很有创意。

  • 离净语

    《幕间休息》是为一场达达主义戏剧的中场休息时放映所制作的短片,因此其本来的意思更为合适。“间奏曲”虽然听上去比较“美”,但是不符合原意。

  • Lycidas

    连想象力都早就被早期电影人用尽了啊…… 暗影中一束光照亮的芭蕾裙美得让人想哭

打开App,看更多热门短评

间奏曲Entr'acte(1924)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