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唱,一个不唱L'unechante,l'autrepas(1977)的剧情介绍
通过两位女性1960年代到1970年代的生活,Varda构筑了一部女性主义的历史。故事描述了两位迥异的妇女15年的关系。她们都体会到了西蒙娜·波伏娃的那句名言:“女人并非生来就是女人,她们是后来变成女人的。”
Pauline城市中的中产阶级女孩。与其家庭的传统保守大相径庭,她17岁时离家立志要做个歌手。Suzanne年纪稍大些,是个农村姑娘,她的情人自杀了。她独自带着两个私生子,第三个也快要出生了。尽管两个女性没有多少共同之处,她们却仍然相处融洽。
后来她们被迫分开了。Suzanne去了法国南部,建立了一个家庭计划中心。Pauline则组织了一个女性的吟游乐队,以她们的歌曲促使人们觉醒。多年以后,Pauline和Suzanne在一个争取堕胎权利的集会上又相遇了。她们重新回到从前。
Pauline城市中的中产阶级女孩。与其家庭的传统保守大相径庭,她17岁时离家立志要做个歌手。Suzanne年纪稍大些,是个农村姑娘,她的情人自杀了。她独自带着两个私生子,第三个也快要出生了。尽管两个女性没有多少共同之处,她们却仍然相处融洽。
后来她们被迫分开了。Suzanne去了法国南部,建立了一个家庭计划中心。Pauline则组织了一个女性的吟游乐队,以她们的歌曲促使人们觉醒。多年以后,Pauline和Suzanne在一个争取堕胎权利的集会上又相遇了。她们重新回到从前。
一个唱,一个不唱L'unechante,l'autrepas(1977)的影评
《一个唱,一个不唱》影评
生或不生,这是一个问题。一个唱,一个不唱,但她们都是捍卫女性权利的勇士。在1977年就已经有这样的电影,它远见又超前。堕胎合法问题、生育意愿问题、寡妇歧视问题、单亲家庭问题、女性在传统婚姻观中的地位问题……至今萦绕我们的耳畔。有人说 ...
真正的女性主义
感人肺腑的女性友谊,双生花的成长、相互奉献扶持与忠诚。以女性导演的视点,审视女性与其自身,瓦尔达真正做到了对女性友谊不带偏见色彩的描摹,自尊自爱而不自耀。瓦尔达对于其中男性角色的描述亦很值得令人回味,例如男摄影师这一角色。当男摄影师 ...
1977年的瓦尔达说,我是坚定的女权主义者。她说“我的身体是我的,胖瘦都是我的”2020年的一些女性说,“我只是女性主义者,我可不是女权主义者。”退让让你的日子好受一些吗?
瓦尔达的女性意识觉醒总是自然柔滑而不突兀,自尊自爱而不自恃,开放包容的程度已超越时代所为
一个跑遍法国周游列国,用歌声赞美女性的身体和灵魂;另一个留在自己的小镇,独立抚养孩子,在家庭计划中心工作,疏导迷茫的女性。电影把她们遭受的巨大痛苦和困难,隐藏在嬉皮般自由而色彩丰富的生活和一首又一首有趣的民谣后面一笔带过,但正是她们的坚强,才能让女性运动一直传承下去 #CC修复版
Agnès Varda真的是偶像,有洞察能力还有幽默感的创作者,如侯麦,很自然地会要么悲天悯人要么cynical,而像Varda这样对自己的角色可以像知心朋友一样开开玩笑然后将她们沐浴在爱之中,简直自带天使光环啊!
女性主义大概就应该是这个样子,不管导演是在用电影思考女性的地位和出路,还是在表达。一个唱与一个不唱从一个友谊的起点出发,由旁白与明信片勾勒两条不断变化的女性成长之路,外化不同,内化合一,终于友谊。最后导演把镜头给了新一代更独立更激进的女性,带着担心。看时略觉平淡啰嗦,再想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