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自:公众号黑胶图书馆
“当我开始有一个想法时,我会去我的唱片室,在那里我收藏了很多黑胶唱片……我会放一些唱片,去寻找电影的节拍和声音。它可能是一些古老的音轨,也可能是摇滚乐……”——昆汀·塔伦蒂诺
《Freedom》——Anthony Hamilton

昆汀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呢?锐利而有些“凶光”的眼神,左摇右晃的走路姿势,时不时还坏笑一下,嘴里嘟嘟囔囔脏话连篇,俨然一个斯文流氓。2004 年被选为戛纳电影节主席时,面对全世界 4000 个记者大喊“FUCKING”。就是这样一个痞气十足的家伙,却是欧美cult片集大成者。擅长非线性叙事,深刻的对白和血腥场景,将美国本土B级片的黑色暴力风格发扬光大。
唱片堆里的童年

3 岁时,昆汀的母亲带着他离开了父亲,嫁给了音乐人柯蒂斯·扎斯图比。在柯蒂斯的影响下昆汀看了大量古怪的片子,诸如《猎爱的人》这样包含成人内容的电影,还有不被允许上映、只能在录像厅寻得踪影的B级片。它们固然粗制滥造,充斥着暴力与色情,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直白血腥的画面冲击,让世界各地的重口味影迷们大呼过瘾。有一个音乐人老爸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在唱片堆里长大的昆汀,听歌量和阅片数一样高到可怕。
自带曲库的导演

一般导演拍电影,是由专门的音乐人来创作配乐。昆汀却反其道而行,永远都采用现成的音乐。这个路子就非常考验导演的音乐品味了,一不小心就显得生拼硬凑,欠缺协调。而碰巧的是,昆汀还有个重要身份,他是老唱片收藏家,家里的黑胶唱片比CD要多得多,音乐口味涵盖爵士、拉丁、摇滚、民族等各种风格。这个巨大的音乐库,不仅为他提供了很多电影创作的灵感,还与他的暴力美学融合得天衣无缝。

当然,这样的做法也得到了某些业内人士的批评。有500部电影配乐作品的大师莫里康内曾说:“他选音乐缺乏一致性,没有任何导演会那么做,我不会再和他有任何的合作了。”

但不可否认的是,如果没有昆汀出神入化的“拿来主义”,他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暴力是昆汀电影的主旋律,音乐却让最粗砺的画面也有了几分浪漫的色彩,这其中的反差打造了独特的昆汀式暴力美学,余音绕梁耐人寻味。并且,虽然莫里康内一再声明不会再与昆汀合作,在《杀死比尔》和《无耻混蛋》之后,他还是架不住昆汀的请求,担任了《八恶人》的配乐制作。
昆汀说:“当我找到一些歌曲,我会开始在房间里踱步,并想象一个特别有趣的电影开场……”
《Stuck In The Middle》——Stealers Wheel
难怪他电影中的音乐,总是和场景结合得恰到好处,无论是《落水狗》的那首“Stuck in the Middle with You”,抑或是《低俗小说》里女主在家跳舞时那首颇有深意的“Girl, You'll Be a Woman Soon”。
育婴室改造的唱片室
《Girl, You'll Be a Woman Soon》——Urge Overkill
昆汀在圈子里是出了名的黑胶爱好者,家里有个专门的唱片房,收藏了几千张黑胶。Billboard曾经就此事对昆汀做过采访。
Billboard:你在“Inglourious Basterds”中有一些狂野的音乐。你是怎么把它们放在一起的?
昆汀:当我拍电影的过程中,我的一部分工作就是潜入我的唱片室,寻找电影的节奏。就像“杰基布朗”那样,那是70年代的灵魂。我找到了一些东西,实际上,是这些一直鼓励我制作电影。
Billboard:你是否专门针对特定的音乐片段编写场景?
昆汀:我一直在寻找一些很酷的、可以撑起大片场景的音乐。我会完成工作,进入录音室,放一些歌,想象它应有的画面。我能看到自己身在电影院,看着巨大屏幕听着音乐设想我的观众。而观众会挖掘这些音乐背后的含义。(笑)它一直在提醒我,我正在拍电影。
Billboard:再谈谈你的唱片室。
昆汀:我的唱片室几乎留给了黑胶。我有CD,但他们只能堆在我身边。我喜欢的任何CD都必须买三次,因为我没有一个地方可以放。在我家里,与卧室相邻的原本一个小小的育婴室——当然啦,如果你生了个小孩,就会把他放在离你近的地方。而我没有(孩子),所以我就把育婴室改造成了一个唱片房。
昆汀:这就像一家唱片店!(笑)在60年代,迷幻音乐盛行,然后是britpop入侵,以及类似的东西。70年代也是有灵魂的,大师迭出。收集黑胶唱片的习惯我从小就有了。在电影配乐部分,我按照从A到Z的顺序给正常的电影分类,但后来我有一些独特的分类法:“意大利面西部片”,“剥削类电影”,“间谍电影”,“摩托车电影”等。(???果然鬼才导演,鬼才知道他在想什么)
《低俗小说》

这里重点说说上映于 1994 年的《低俗小说》。这部作品让昆汀拿到戛纳金棕榈,也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作品。但凡说自己喜欢昆汀的人,基本没有没看过这一部的。原声是昆汀早期的黄金时代点唱机风格,混搭而悦耳。

电影采用了独特的环转叙事,由 " 文森特和马沙的妻子 "、" 金表 "、" 邦妮的处境 " 小故事组成。在影片中,有一段乌玛 · 瑟曼与特拉沃尔塔令人难忘的“扭扭舞”,配以歌曲《You Never Can Tell》,摇滚之父Chuck Berry创作的一首被白人嘲笑为低俗的摇滚布鲁斯,成就了电影史上的经典桥段。


昆汀对自己的电影有着近乎疯狂的热爱与执着,在拍摄这段对舞时甚至亲自上阵,为乌玛 · 瑟曼演示指导。

这里的每一首配乐都被打上了“昆汀”的标签。音乐成就了电影,电影也赋予了音乐第二次生命。而电影中每个演员诙谐无厘头的表演,通过一首首配乐显得更加令人啼笑皆非。
有影迷总结过,昆汀有三宝:话痨,恋足,配乐屌

而昆汀自己的说法是,“你们不懂我。暴力之外,我还有内涵。”

在这个电影拍摄告别胶卷的年代,一切数位化似乎成了不可避免的时代潮流,这种趋势也被全球所认可。但昆汀有它自己的坚持。他在记者会中提出了“电影已死”的概念,他认为数位化的结果就是让电影成了某种「大电视」(television in public),就像黑胶被CD取代一样让人遗憾。具有敏感触角的人,总归是不能接受因为贪图方便,而失去细枝末节的美好。

“希望我在完成事业后,能被当做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电影人之一。再进一步说,被当做一位伟大的艺术家,而不仅仅是电影人,这是我所认为的成功。”

这位伟大的鬼才导演,一生都从音乐和生活中采撷灵感,从不假惺惺地怜悯演员,没心没肺地解构一切,用大胆的手法去展现黑色幽默。伟大的意义?不存在的。绝对正面的纸片式人物?也是不存在的。有的就是狂放不羁的真实,就是不尽如人意的人生。

但我更喜欢把他看成一个疯狂的音乐爱好者。音乐是最强大的粘合剂,把暴力的碎片粘成一个精美而诡异的花瓶。看似横冲直闯的坏男孩式的血腥背后,是一个艺术家的认真与执着。
昆汀作品中出现过的黑胶

这首《I got a name》出现在《被解救的姜戈》中。在姜戈和舒尔茨策马扬鞭准备开始一个新征程的时候响起,悲壮激昂,充满了感染力。Jim Croce的歌声仿佛有魔力,唱出了被剥削奴隶的绝望,却不乏光明的希望。

《低俗小说》中被选中的这首《let's stay together》来自美国灵魂音乐史上在世的最伟大人物之一Al Green,他的音乐协调而灵活,充满了让人耳目一新的细节变化,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灵魂乐的印象。

这首《Strawberry Letter 23》在《危险关系》和《低俗小说》中都有出现,昆汀对这首歌的偏爱可见一斑。它还被Yuna翻唱为H&M 2015年度广告曲,所以即使你从未看过昆汀的电影,可能也会觉得这段旋律很是熟悉。

昆汀的几千张黑胶收藏浩如烟海,没有几天几夜是说不完的。今天就说到这里啦!更多的就需要你自己去探索啦~追随着配乐大师的黑胶之路,你也可以拥有超高的音乐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