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的时候就一直在思考,胡思乱想了挺多。没想到短评都打不下了,放在这里,不知所言。

惭愧地说前面马烽先生相关的部分我基本睡着了。一方面是讲述的形式和讲述者的状态让人困倦,另一方面说实话对于很多乡土的东西我是无法理解也没有共鸣的,二十多的我和那位十四岁人大附读书爱好物理的梁家公子其实并没有什么差别。怎么说,也许和我从小在北京长大,大学又来到香港这种基本毫无农业的钢铁丛林读书有关系。我清楚地知道这些才是中国的大部分土地上的风景,也知道这确实是我们农业社会起家无法脱离的根,但这些东西似乎与我,以及我身边的朋友的生活向来是割裂的,只存在于文学作品的刻画和由此产生的诸多想象中。

我一直觉得段落、章节式的拍摄影片是一种取巧的手段,它把本来应该留给观众去感受的起承转合用人为的手段生硬地切割了出来。而这里的十八章……怎么说也有点野心太大了。虽然在余华先生令人捧腹的讲述后我算是彻底清醒了过来,但看到十几章的时候我还是对于整个纪录片所谓“记录”的思路一头雾水。这时候回忆起影片开始前几乎让人莫名其妙的电影节主办方操着蹩脚港普与贾樟柯导演的视频对话,我想这大概是香港人看完之后因为比我还懵圈而想出来的找补办法吧。可惜看到后面我也几乎忘记最开始都说了什么。大概是从最老一辈作家在写作中关于整个国家和时代的东西慢慢发展到新一代作家更为私人化的体验之类的。这样的话倒确实能捋一捋了。

这个题目倒是挺有意思的,看到名字就让人觉得牛逼,十分符合文艺青年的选片标准。而光看完全片除了最后的扣题其实也是不知其所云,倒是片头对谈中贾导的一句话解释了一下其中的含义:“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问题,太多了,只能一直游下去嘛”(大意)。

这样说余华先生的讲述也是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让我想到自己的未来。他说在他本来分配到的工作地点有一扇大窗户,对着县中心的桥,每天看着人来人往,突然有一天他就想到自己不能这么混下去了,于是从零开始写作,锲而不舍去到处投稿,最终达到今天的成就。我从没想到毕个业工个作踏入一个新的生活圈会让我这么焦虑,以至于我都不想去数在最近的多少影评中写到人的成长与烦恼或是对于改变的适应与接受。没有工作的时候狂想为公司赴汤蹈火呕心沥血,要开始干活儿又开始纠结即将失去自己的生活以及熬夜对于身体有多么大的损伤。在各种各样的事情中这最后一个学期过得飞快,教学只剩了下了最后一周。希望自己能赶紧为未来下定决心吧:活在当下,别想太多。

长评还得有个标题,于是起了现在这个,倒也是符合心境了:在充满各种问题的海水一直游是怎样的感觉?是“One must imagine Sisyphus happy”还是只能在痛苦中期待着有一天身边的海水真的变蓝?假如海水变蓝了,然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