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推荐了奥斯卡获奖影片《一次别离》。

这部影片特生活化,故事线索也很清晰,但编剧设定的几组矛盾在一个家庭,一个场景中爆发,相互纠缠、碰撞、撕扯、残杀……吸引着我们去感悟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让人感慨的一句话就是:生活中没有对错。丈夫不忍丢下年迈的父亲,不答应和妻子陪女儿去国外移民,妻子不甘心女儿在这样的环境读书,希望尽自己的努力给孩子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坚持国外移民。

话赶话的争吵让矛盾集中到了分居,或者说离婚。妻子没打算离婚,丈夫也相信妻子不会离开这个家,但是双方都把这些暖心的话藏在心底,等着对方说出来……

连女儿心里都明明白白,她不愿意跟妈妈离开这个家,她知道只要她在爸爸身边,妈妈就不会跟爸爸离婚,但她也没有及时说出来……

受生活所迫的保姆走进了这个家庭,她也瞒下了自己的苦衷,但就在这种奇特的环境中,不该发生的事就都发生了。

看完影片,我细细的从头到尾捋了一遍,没感觉在这个影片中谁的过错更大一些,好像每个人都有错,但有都有道理,有理由。

这让我又想起一句话:家是讲爱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在这里没有什么道理可讲,在家里就是真诚的爱,真诚的沟通,让家人共同面对,齐心协力去解决问题。

妻子不愿意离开家,等待着丈夫的挽留,丈夫知道妻子舍不得家,就不愿意放下自己的尊严,说一句软话,或者说把心中的爱表达给妻子。

如果说我们在外为生活拼着,要带上面具,回到家,我们还需要时时刻刻带着我们的面具吗?在有些时候能不能摘下面具,表达一下自己的真心话。在自己爱的人面前和被爱人面前,表达一下我们心中最温暖的那一刻。

在看电影的时候,对每一个人物,我都想抽他一巴掌,我为他着急,但细细想来每一个人,都在生活中艰难的挣扎着,搏击着,只是每一个人处的位置不一样。

法官不仅要了解事实真相,还要寻找证据,还要调解冲突,一天要处理那么多的案件,让我对他冷漠的外表,有了同情,有了理解。

保姆的丈夫被世间的一粒尘土压在身上,让他无力反抗,无力支撑这个家,但他还是个人,他也有尊严,他也有权利,所以他用他的方式来对抗他认为的正在伤害他的人……

女儿也渴望有好的学习环境,她更渴望有一个温馨的家,和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呆在一起。

其实影片中安排了许多沟通不畅的误解,你也可以理解为是为了保护自己和家人的隐瞒,或者为了自己的面子而不愿说出的想法。

没有了真诚,没有了从爱出发的沟通,当真相彻底摊开的时候,会有多少人心碎……

影片结尾是女儿面对法官,对法官询问父母离婚,自己跟谁过的问题时,女儿坚定地说自己想好了,自己决定了,然后影片却没有给出答案……嘎然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