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艺术电影可以让我们拥有一个更为丰富的内心世界,

那么观看塔可夫斯基的《乡愁》便是一次极佳的心灵探索之旅。

...

image

有网友这么评价它:暮色下朦胧的乡村美景,水雾弥漫中的温泉洗浴人……每个定格镜头都像一幅油画,每个长镜头都像一节诗,而整部电影就像一篇唯美的抒情散文。

...

image

无疑《乡愁》是美的,是充满诗意的,充满着饱含诗意的节奏感。

但人们常常会有一种误解,把情节起伏当作节奏感,熟不知蕴含在电影中脉搏动作,也是节奏。

塔可夫斯基在本片中如何实现这种诗意的节奏呢?他把人物直指心理的时间放进去,让场景在人的心理状态下得到选择性,实现了镜头间的随意切换。

...

image

比如安德烈在房内活动那场戏,电影给的时间比较长,那就是主角的心理时间。然后接着给他的面部特写,而周遭是都是黑的,暗喻着安德烈被乡愁所淹没。

如此诗意便产生了。

...

image

我特别喜欢影片中那段雨点打在放置了二个空酒瓶的地上那段场景,塔可夫斯基可能是拍雨点落下最诗意最好的导演了。

...

image

安德烈让女翻译把翻印版的诗集烧掉那段戏很有意思。

因为,所有的艺术都是人的表达,而个体的表达又是私人的,残缺的,保持客观很难。正如对艺术的欣赏一样,也是私人的,它依赖于感受主体的领悟和文化素养,所以有人看到闷,有人却能够看到诗意。

...

image

另外 塔科夫斯基的构图带着一丝冰冷的疏离感,低矮的农舍,陈旧的墙面,空荡荡的旅店等所营造的肃穆的自然景观和逼仄的室内环境,一方面形成了强烈反差,一方面制造了一种无处可躲的宿命感,同时也展现了安德烈心灵空间的破碎。

...

image

诗人安德烈是个心灵破碎的人,他活在过去,活在对虚无的敬畏之中。

他是一个忧郁的内心沉重的人,他活在自己封闭的内心中,困扰着,寻找着,但也自己孤立着,他承载着生命之无法承受之重。

...

image

女翻译尤金尼娅是个渴望爱情的现代女性,他爱安德烈却爱而不得,所以她会着急和发怒,但是他们之间横亘着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她无法理解和进入安德烈的精神世界,他们活在二个世界中,她永远得不到他的爱,所以她只好选择离去。

...

image

疯子”多米尼克是个“有学位”的孤立者,他因为担心世界末日,他不知道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家人,于是陷入恐惧中的他把妻儿关在家中长达七年。

后来,他又悲痛于整个现实世界的堕落,为了警醒和救赎世人,他现在了当众演讲和自焚于广场。

...

image

如果所美从不是直接打动我们的,它让我们想起所有失去的东西。

那么看完《乡愁》便是如此,让人想到美,以及美的背后的淡淡忧伤。

忘不了作家拿着蜡烛慢慢走过的片段,那个充满着仪式感的长镜头,带我们面对这个世界前行的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