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世上真有什么奇迹,那一定是与人相知、甘苦与共。
推荐被大家奉为经典的爱情话唠片——“爱在三部曲”,影片由理查德·林克莱特执导,伊桑·霍克、朱莉·德尔佩主演。
爱在三部曲包含《爱在黎明破晓前》《爱在日落黄昏时》《爱在午夜降临前》三部影片,豆瓣评分均高达8.8分。

男女主在影片中,不断交流着对于感情、哲学、生活等各方面的看法,闪现诸多经典台词,让人忍不住赞同,“说出了我想说的话!”
有影迷评论说,这是我看过的,关于男女相遇相爱最美好又最清醒的电影。

每部影片之间,拍摄间隔9年之久,就好像在重温不同年龄段的自己。每个年龄段,都有对生活和感情的独特体会。
01/ 初遇:《爱在黎明破晓前》
《爱在黎明破晓前》,是在杰西和席琳20来岁时。那会儿,他们有着蓬勃的生命力和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这部片可谓是三部中最为浪漫的一部,写尽年轻人恋爱中的甜蜜和美好。而他们之间想法的交会,对生活、感情、死亡、艺术的思考,都颇有深意。

美国小伙杰西到欧洲旅行,与法国妹子席琳在火车上相遇,他们相谈甚欢,临到下车时,杰西对席琳说:
“你结婚了,只是你的婚姻不再有原来的激情,你开始责备你的丈夫,你想起你生活中遇到的所有小伙子,你想如果你当初选择其中一个的话,你现在会怎么样?
“我就是这些小伙子中的一个。我就在这里。”
席琳有些犹豫,但最终还是决定和他下了车。

杰西不够钱住旅馆,他们整晚漫步在维也纳的各个地方。
他们在维也纳的街道上漫步;

他们在唱片店里,挑着对方视线刚好躲开的时候,偷看对方;

他们在摩天轮里亲吻;

他们装成对方的朋友,表达对彼此的心意;

他们去酒吧里,借红酒和偷酒杯,在草地上做爱;


听着屋子里传来的钢琴弹奏,在街道上起舞……

一切年轻时候会做的疯狂事儿,他们都尽情挥洒着,仿佛要把浪漫都耗费在这一晚。

他们相处的美妙之处,在于与对方的交流,经常能够碰撞出美妙的交会来。
“如果世上真的有神,我相信他既不会是你也不会是我,而会在我们相隔的这方寸之间。如果世上真有什么奇迹,那一定是与人相知、甘苦与共。”女生如是说。

而这奇迹,便正在他们之间发生着。人们常说无法相互理解,但正因为如此,沟通才如此重要啊。


因为距离遥远,他们都知道,之后继续联系,很可能只会争吵、厌倦,最后,他们甚至都没有留下彼此的联系方式。
这是以导演的亲身经历为原型而创作的。但不同于电影的是,现实中,他们互留了联系方式,但因为距离遥远,弄得他们疲惫不堪,最后失去了联系。
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回忆起他在那晚向她提起这个拍电影的主意,说:“我要把它拍成电影,它就是这个感觉,这个在我们之间流动的东西。”[i]
他期待她会看到电影,但却未曾想到,她却在25岁那年,遭遇车祸身亡了,她没能看到这部影片。
但,他们彼此之间流动的东西,从未消亡,而是永远存在着。

02/ 再会:《爱在日落黄昏时》
第二部,双方都历经了生活的磨砺,有过一些感情经历。
影片依然“话唠”,他们不断交流着对感情、对生活的诸多看法,交流着彼此在感情生活中的失意。
在某种程度上,也写尽许多人们在婚姻中失落的情绪,或者是经历多段恋情,依然无果后的敏感和游离。

杰西成为了一名作家,要来欧洲签售时,席琳刚好看到签售预告,特地来到了书店。9年后,他们终于会面了。


杰西结了婚,但婚姻并不幸福。
他描述自己的婚姻生活为只是一种负责的表现......感觉好像在办一个托儿所...跟一个曾经约会过的人。就像一个修道士,在过去的4年中,做爱还不到10次。

而席琳,则交往了数任男友,结果每一任,大多在和她分手后便结婚了。她在感情方面,变得脆弱而敏感,所以现在尽量避免介入感情。

但她还是如是说:“可我觉得我永远忘不了,跟我交往过的每一个人,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有很不一样的特质。因为每个人都有他那种美丽的,独特的细微之处。
“就好像我记得,你的胡子上有一点红色......我记得你离开的那天早上......朝阳是怎样照的它闪闪亮。我一直记着,我非常怀念。”

席琳说,我觉得,当你年轻的时候,你会相信......你会认识很多人。但后来你才会发现能交流的人其实很少。
杰西也正是如此感觉,所以才会如此多年,依然对席琳念念不忘。

片尾,简直浪漫到不行。杰西就快要错过飞机,但他依依不舍,不断延长与席琳相处的时间。
他送席琳到房间,听着席琳唱着似乎是写给自己的歌,仿佛这九年的时光,未曾发生一般。
最后,席琳模仿某个歌星,慵懒地往前走着,“你要错过飞机了……”
镜头就这么结束了,结束在这美好之中。


03/ 厮守:《爱在午夜降临前》
再美好的爱情,终究要落到柴米油盐上。
《爱在午夜降临前》台词依然精彩,只是主人公不再青春年少,都已步入40岁,孩子、教育、房贷、工作等等诸多事情压身。他们终于在一起了。
没有了以往的浪漫,取而代之的,更多的是日常生活的琐碎,让人仿佛看到了自己无比真实的、没那么完美的生活。

席琳对生活中家务琐事的抱怨,杰西对前妻儿子的不舍,继而引发的一些争吵与矛盾。
而在及其琐碎的日常生活中,又突然闪现出的漫步闲聊、共赏夕阳的浪漫片刻,叫人欣慰。



但席琳不愿意成一个完全被家庭吞噬的女子,她不愿意完全地妥协,不愿意成为一个只是簇拥着丈夫,拥护着男人而获得认可的女子。
她抱怨着丈夫可以悠然自在地经营自己的事业,而自己,则被家务琐事和孩子教育等占据了绝大部分的时间。
所以她才会如此不满,所以她才会在丈夫因为儿子想要从欧洲搬去美国时,反应如此激烈。


影片的最后,杰西写了一封信,是80岁的席琳送给此刻的40岁席琳的信:
“席琳,我给你的建议是,你已经进入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
“从我这个年纪回望过去,这段中年岁月,仅比你12岁彻夜欢跳比吉斯的“你的爱有多深”要艰难一些。”

生活总是不完美的,但能够接受这样不完美的生活、不完美的自己,或许是我们和生活和解的最好方式。

04/ final
每部影片之间,拍摄间隔长达9年之久,写尽了不同年龄段对感情方面的心理变化。
而影片中闪现的对爱情、生活的思索,贴近真实,包含琐碎,而依然是如此浪漫。或许,这正是“爱在三部曲”系列电影如此迷人的原因。

“你结婚了,只是你的婚姻不再有原来的激情,你开始责备你的丈夫,你想起你生活中遇到的所有小伙子,你想如果你当初选择其中一个的话,你现在会怎么样?
“我就是这些小伙子中的一个。我就在这里。”
而我希望,我会选择的,依然还是你。

[i] Jason Bourne,《灵感的源头——藏在电影背后那对真实的情侣》,来源于《爱在午夜降临时》豆瓣影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