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迪士尼大作《花木兰》很久了,上映那天我便去看了。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木兰诗》

我是带着对那首《木兰诗》的执念去的,我相信很多心中的花木兰也是那个语文课本《木兰诗》中跃然纸上的巾帼英雄。

迪士尼的制作还是那样可圈可点,神仙姐姐刘亦菲的演技也没大家说的那么不堪,颜值在线,演技也不差。脱发严重的我十分羡慕镜头下刘亦菲的秀发,但她却不是我心中熟悉的花木兰。

我能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但花木兰毕竟是华人心中的女勇士,只有在中华文化的沃土上她才能存活。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老外拍的片子太过于西式,开头巫女的出现注定了这部片子的失败。在古老的中华文化中,女子参政是大忌。花木兰势必会尽一切努力不暴露女子身份,步步惊心。但她同时又必定极具智慧,所以才会让战友“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打仗中,必定以功勋论英雄,她没有功勋时候,不可能会着急暴露自己女儿身的身份,将军更不可能让她带兵打仗。但是影片却着急让她“求真”,只有作为花木兰真身她才能做自己,才会立于不败之地,这不符合我们民族谨慎保身的特质。

迪士尼也突破了一向没有死亡的设计,巫女最终弃暗投明牺牲了。

任何文学作品、影视作品要想获得成功,必须植根于本土文化,才能获得成功。当然也许《花木兰》在美国可能是成功的,但是要想赢得中国的市场这不大现实。

不过,虽然剧情不大符合预期,但我还是比较喜欢结局。“女孩儿当了小兵,小兵成长为将军,将军成了传奇”。回到家中后,她考虑了皇上的意见,愿意做将军。

自古忠孝两难全,但如果一身才能不去保卫国家,终是遗憾。我还是很希望中国故事中的花木兰能够成为将军,依靠自己的才能智慧谋略发光发热,而不是从此相夫教子,终老一生。

...

电影《花木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