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们都是普通人

“我太难了,现在行情好难。”

“老子不干了,谁还不是个宝宝呢?”

想早起,但半夜手机真香;想看书,但下单买完即看完;想学习,发现落地都不行,囤课第一名。

现代人的矫情,可以嫌弃所拥有的一切,房子太小,工资太少,学区太差,连红灯都嫌弃太长。看着一夜爆富和金钥匙体质的别人,总抱怨命运对自己如此不公。

而当打开《含泪活着》这部纪录片,这个被命运一直遗忘的普通人,却从没听到过他一句抱怨。《含泪活着》,豆瓣评分9.2,拍摄历时10年。没有蒙太奇、长镜头等任何修饰,唯一的拍摄技巧就是两个字,真实。

...

与《阿凡达》同期上映,票房完全不输。很多人看完后表示“重拾生活信念”,并在宣传照上写下感谢和祝福的话语。

...

今天想分享一下这部让人“重拾生活信念”的作品。

故事梗概,主角丁尚彪,为送女儿赴美留学,为改变全家的命运,只身远赴日本求学打工,因求学不理想,就在日本“打黑工”,这一黑,15年!

02 出生、遇见

人的一生,很多东西难以改变,比如“出生”。

那个年代,工人阶级的日子并不好过。1954年的丁尚彪,在一个工人家庭呱呱坠地,16岁,正值学习成长的美好时光,等待他的是知青贫困农村插队的安排,每天10小时农活,吃不饱饭,连喝水都只能喝天上接的雨水。

...

丁尚彪一直以来都不怨天尤人,虽然生活清苦,但从未消极倦怠,因为被评为"县优秀知青代表”,都说努力的人,上天会发给他一颗糖。也是在那时,丁尚彪遇到了来自上海的女青年陈忻心,努力踏实的两个人相知相惜,就这样走在了一起。

缘分悄然而至,分别也突如其来。刚组建的家庭,因妻子父亲去世,陈忻心被调回上海,但由于当时政策原因,丁尚彪跟随妻子调回的机会几乎不可能。但丁尚彪从未放弃,从安徽一路辗转回沪,跑遍上海大街小巷,寻遍电线杆上所有的对调信息,终于找到一位想要调回安徽的女性。

...

私下给了对方400元红包,几经周折,终于家庭团圆。不久后,便迎来了爱情的结晶。女儿名叫丁晽,寓意光明和希望。

是啊,丁尚彪内心永远抱着光明和希望。他白天工作,晚上上夜校,一路苦读,拿到中专文凭。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一直种在他心中。

03 迷茫、远征

月收入不足100元的念头,现实和理想的遥远让人有绝望的迷茫。这个时候,丁尚彪在日本的好友写信来,说在日本遍地能够捡到彩电、冰箱…… 他从中受到启发,也许出国是一条不错的路。

于是,丁尚彪选择出国日本留学,他遍寻资料,找到日本“飞鸟学院”招生资料,并得到了妻子的支持。然而,高昂的学费成了又一座大山,42万日元(折合人民币3万元),在当时,夫妻二人不吃不喝,得15年。

要背井离乡,还要债台高柱,改变命运的阻碍一个接一个,你是否会想过退缩?

为了理想,为了心中的使命,丁尚彪拿出了破釜沉舟的勇气,走遍亲友,立下字句,终于凑齐了学费。

...

(选填) 图片描述

1989年6月12日,依然怀抱光明和希望,丁尚彪踏上了远征之路,远赴日本。谁也没想到,这一走,就是15年!

04 意外、坚持

未来和未知总形影不离,意外和惊喜,谁也不知道哪个会先到来?

终于来到日本“飞鸟学院”,位于北海道阿寒町,为了把人口留在这个偏远地区,学校规定:不能勤工俭学,更不能离开阿寒町。这让54名中国留学生傻了眼,大多数学生都是举债念书,打工还钱的路被断了,对同学们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

...

多次与校方交涉无果后,丁尚彪和2名同学商量着出逃。为此,他们一边暗中办理转学去东京的手续,另一边还要绕过校方的严加看管。终于,在某个深夜,他们跳上了开往东京的末班列车。以为是逃出生天,但接下来面对的,是更加残酷的现实。

抵达东京不久后,他们得知,转校申请没通过,因擅自离校,留学签证也失效了。再一次,丁尚彪面临着是回国,还是“黑在”日本的选择。

...

为了还债,丁尚彪决定留下来。但这也意味着,失去合法身份的他,一旦离境,就再没机会返回日本了。

如此一来,丁尚彪只能与妻女分隔两地。

05 牵挂、重逢

决心黑在日本的丁尚彪,为早日还债回国,一天要打3份工,洗碗、清洁等重活累活都尝试过,从未抱怨。

...

常常下班回家已经12点,错过了末班电车,丁尚彪就背着包,拖着疲惫的身体一步步沿着轨道走回家,沿途的力量来自于他对家的牵挂。

...

丁尚彪住的是一间单间,小的转不开身,没有浴室,浴室丁尚彪发明了用塑料布接水洗澡的方式,屋里唯一的装饰,是女儿的照片。就这样的单间,丁尚彪一住就是15年,每个月把收入的80-90%寄给家里人。

...

坚信知识改变命运的丁尚彪,相信女儿还有机会。于是丁尚彪努力还清债务后,依然坚持留在日本,这次奋斗的目标,是亲手把女儿托上出国留学的道路。

丁晽在片中不停的抹着眼泪,说着:他们太苦了,我一定要好好读书。丁尚彪的执着牵动着家里的每一个人。

一次,他从广播里得知,原来申请留学,不一定要通过中介。他把相关信息记下来,并收集资料,一同寄给女儿。在那个互联网远未普及的90年代,丁晽在父亲帮助下完成了从考托福,到申请海外大学的全过程。

最终,她如愿拿到了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在飞往纽约途中,丁晽选择在日本转机,见一见阔别8年的父亲。

短短不到24小时的重逢,丁尚彪虽然嘴上不说什么,却连行李箱都舍不得让女儿提。而丁晽也亲眼见到了父亲这些年,在日本的辛苦。她去看了父亲打过工的餐厅,在狭小的后厨里,丁尚彪做了好些年的洗碗工。

...

同事们见到他女儿,都不禁大呼:“快看,老丁真的有个女儿!”离别前,丁晽劝父亲早些回家团聚:“那边有奖学金,我也可以自己打工赚学费。”

但考虑到后续留学费用更贵,而丁晽选择的又是医科,至少要读到研究生。老丁还是决心继续留在日本,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06 离开、团聚

随着年龄增加,老丁的身体大不如前,脊背有些微驼,长期的营养不良,导致牙齿松动。单纯的体力活干不长了,他却早早准备了新出路——通过考取技能资格证书,转型成技术工人。在日本打工的日子里,他保持着学习。每天下工后,从深夜12点到凌晨1、2点,是他的“充电时间”。

就这样,他先后考下5个技术证书。也因此,在日本的15年间,他从没失过业。

...

最终,决定离开日本,是在女儿丁晽医学博士即将毕业那年。完成使命的丁尚彪,临行前再次回到此行的起点——阿寒町看了看。

面对着这个梦开始的地方,面对这片自己奋斗15年的热土,丁尚彪深深鞠了3个躬……

...

到此,老丁的故事,并没有结束。

回国后,他用在日本打工留下的积蓄,给家里换了新房,又买了2套收租。

女儿丁晽已成为休斯顿一所医院的妇产科医生,并结婚生子。孝顺的她,把父母接到身边,享受三代同堂的天伦之乐。

...

但没想到,闲不住的丁尚彪,为了尽快融入新环境,又操起了打工的老本行。他一边学英语,一边靠查字典给自己找了份在曼哈顿酒店的工作。2012年底,还被推选为纽约市宾馆业协会优秀员工。

...

这些年,老丁还保持着写作习惯,通过不断给华人报投稿,来锻炼文笔。

其中他写的一句话,最令我印象深刻:“生命的长度你没法控制,但生命的宽度,是你能控制的。我现在是将生命的宽度掌握。”

07 尾声

回顾老丁的一生,就是他这句话的践行。有好几次,他都被命运逼到了退无可退的境地:

因插队落户,背井离乡时;

被高等教育,拒之门外时;

当肩负巨债,却被规则禁锢时;

是坐等淘汰,还是主动拥抱变化时…

但每一次,他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那条更难走的路;从未被问题击退,而是选择成为那个主动解决问题的人。

也正因为如此,他才能真正做到,用双手改写自己和家庭的命运。

最后,我想将片中的一段话送给大家

...

在起伏、坎坷总是相伴的生命中,愿大家都能在一次次迎难而上中,获得面对挑战的勇气。只有如此,生命之路才能越走越宽。

看过老丁的故事,你是否对眼下的生活,又重新燃起了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