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写这篇文章的原因是周日一个朋友给我打来了一个电话。

她问我为什么身边的人好像变了?我一边去安慰她:是环境不同罢了,一边也在安慰已经变了的自己。这是时代的必需,我无法选择。

这篇文章里,我想介绍一部电影《狗十三》,有我的一段已经化作灰烬的信,和我想保护一颗童话的心。

01、成长之痛

这是一部我们心酸的成长史。

《狗十三》是由曹保平执导,张雪迎、果靖霖、智一桐、曹馨月等人主演的一部剧情片。影片讲述了一个女孩从童年到成年残酷变化过程中所发生的故事。

李玩十二岁,刚上初中,与年迈的爷爷奶奶同住。母亲在她幼时离家,父亲再婚与继母生了个弟弟。父亲焦虑着该如何告知李玩新生儿的到来,却意外因课业起了争执,为此父亲决定买一只小狗哄劝女儿。

热爱物理学的李玩将小狗取名为"爱因斯坦",但小狗在一次意外中走失,李玩为爱因斯坦走失的事情难过不止,家人为此也不得安宁。

为了安抚李玩,家人将另一只同品种的小狗代替爱因斯坦。在全家人的压力之下,李玩越来越沉默。

继母及新弟弟的加入让李玩觉得自己像个局外人,当家人称呼新来的小狗为"爱因斯坦",她开始发现自己无法逃脱成人世界为她编织的谎言。

如果还没有看过这部电影,那么真诚的推荐大家去看看这个电影,在这里我不过多剧透。

02、现实之痛

以下大致内容来自高三手稿,但已被销毁。

这是一个黑暗的角落。我虽然触不到墙,但我仍就知道,我是在一个角落里。天这么黑,也没有人开灯,或许这里不属于有光的地方。

...

我眼前乌黑朦胧,什么也看不到,仿佛那是一团烟雾。

我该属于这个地方吗?或许在这个地方的已经不是我了。

Hypocritical,它的意思是伪善,我不知道他的名词可不可数,反正我已数不清。

我就在这个虚诞的世界烦恼困扰,我不知道是否这还是我自己,我想挣扎,可我被生生抓了回去。

我学着说着不属于我的话,那腔调我觉得sick,而且我不知道为什么要努力去接受。

小时候,去别人家做客,我总是会被迫和别人打招呼 。我明明都不认识,我的父母却还要叫我问好,甚至我都不知道应该称呼什么。

"你怎么不说话呢?"父亲用胳膊触碰我示意,可我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刚出门,他就会训斥我,"你没看到有人吗,你怎么这么没礼貌。"我也不敢说话,怀着委屈。

再长大一点,餐桌上的客人总会问我这些那些,并without any care的说一些话,更多是吹捧吧,当时我就想起了一篇课文"老家门前唱大戏"。餐桌上的话真不真实我不知道,但我总会看见私下总会嘲讽的两个人餐桌上甚是要好。

再到后来,我也开始在餐桌上发言,说着一些不着边际的话,假笑已经成了常态。我对自己厌恶,我厌恶这样的自己。

我的父母从来不懂我想要什么,喜欢什么。我想学小语种,可他们会说,这不好工作,就业困难。

我告诉他们我从来不愿苟且而活,我只想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简简单单,他们却回以嘲笑。

他们总会说什么父母工作不易,这我都懂,但难道我就不可以为我自己喜欢的东西付出努力吗?我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否认我,为什么要让我学会圆滑,为什么要我虚伪而违背本心,我不理解。

当我们一起看完了《狗十三》,母亲感慨到,这孩子也太不让父母省心了。我突然明白了,原来这不是电影,是现实,主人公不是别人,而是我。

原来青春是一场残忍的屠杀。

如果是这样,我宁愿永远长不大。

...

可是我发觉我变了。

我开始说话时有所忌惮,我开始虚构事实,架空事实,我留不住了自己。我的朋友对我疏离,我生存在犹如苔藓一般的朋友圈,靠着假根固定自己。

王国维敢于通过消亡结束世界的变化,而我却在胆怯。我该去哪里,我又该怎么办。这个世界不属于我,我想要留住自己的单纯,我又该怎么办?

或许,没有办法,对吗?

那个年少无知的你还在吗,你是不是已经走了?

再见,那个你,我是迫于面对现实,我杀了你。

当我写完这封信,或许我长大了。

再见。

这封信我写于中元节的晚上的自习。自习结束后我带着这封给自己的信来到了路边,靠着路边烧剩纸钱的点点星火,点燃了这封信。在这里,我葬送了曾经的自己。

...

03、童话之痛

我是一个活在童话里的男孩,却被现实逐渐蚕食,被父母打破。我总是希望我可以快乐的、单纯的活着。

可父母总会偃苗助长,让我明白世俗老套。他们总是觉得我懂得越多,受到的伤害越少,可是承受了年龄不该有的东西,我会不会觉得我很累,他们却从来都不考虑。

童话多么动听,或许我也不再会相信了。我也不懂童话到底该不该戳破,直到我看见傅首尔的辩论。

最后我想说,不是我们不会长大,而是我们希望自己单纯的长大,去探索,去发现,去理解。我不懂人情世故,但不需要你们的强力催生。

而且,我希望保留一些纯真,请不要抹杀。当人早已成年,或许还有多少纯真,或许就还有多少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