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讲述一家四口全是无业游民的爸爸基泽成天游手好闲,直到积极向上的长子基宇靠着伪造的文凭来到富豪朴社长的家应征家教,两个天差地远的家庭因而被卷入一连串意外事件中 。
这部影片揭示了贫富差距之大,富人眼中的生活以及穷人眼中的生活是截然不同的。这部片子之所以能引起了许多不同国家人民的共鸣,是因为贫富差距是每个国家都不可避免的。就像豆友有二十一个人所说:“而这部影片的精妙之处就在于社长一家做的事情都非常合理,但是从穷人眼光去看,就变味了。”
我印象中比较深刻的几个片段。其中一个是穷人一家四口蹭着主人家不在,在客厅里喝酒说话聊天,想象着自己是这个房子的主人。后来进来了以前的保姆,镜头跳转至在这栋豪宅下面有一个连主人都不知道的地下室,里面住着保姆的丈夫,他们为了躲避债务甘愿住在环境恶劣的地下室。我的脑海中浮出的想法就是:人可以穷,但是志不能短。他们住在这个地下室就好比寄生在富人家里的寄生虫,游手好闲,等待别人养活,自甘堕落。他们在地下室就是富人的寄生虫,在社会上就是社会的寄生虫。
人都是有惰性的,如果没有志向,那就会变成一个行尸走肉般的空壳,自会自毁。可怕就像他们一样,企图用非法手段来获取幸福,而不想着用自己的努力成果来换取。我们生活中还是存在着这样的人。有手有脚,有能力,但是他不务正业,去偷去抢,做一些违法的事情。
人的意识是有待提高的,穷不能穷思想。为什么富人和穷人之间会越来越大的差距,就是因为思想不同。富人吃过上千上万的一顿大餐,而穷人可能一个月的生活开销都成问题;富人在想明天去三亚旅游还是去西双版纳,而穷人可能在想买材米油盐的钱怎么办。这是生活所迫必须面对的问题,经历的不一样,所以眼界不一样。而为什么要强调读书的重要性,就是因为身体不能触及的地方灵魂可以,读书就是为我们提供一个平台,是我们跳出这个屏障的跳板。
然而,底层之所以底层是因为生活的压力让他们无法去接受更好地环境,没有精力学习,没有精力思考,也没有精力去筹划未来。生活最糟糕的地方就是,你想去改变它,但是你百般折磨之后发现根本无能为力,之后只剩下筋疲力尽。
人都是有虚荣心和优越感的,虚荣心让我们努力看起来不那么糟糕,甚至很体面。优越感会带给我们快乐,让我们体会到优越所带来的福利。影片中富人朴先生说基泽(指的是这一类穷人)身上有味道,他在偶尔挤地铁时会闻到,这说明他会搭乘地铁,或许他以前也是一名穷人,只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越到了富人“阶级”,而现在嫌弃穷人,反映了现实生活中富人对穷人的蔑视。
我之前看过一个报道,一名好心人来到一名穷困潦倒的单亲家庭里,看到妈妈喂年纪尚小的孩子吃方便面,好心人说道:“孩子还小,不能经常给孩子吃这个。”妈妈回答道:“没有经常吃,今天是因为是孩子生日,想吃这个念了很久才买的,平时都吃不到的。”一包方便面,在平常人生活中不就是几块钱的东西嘛,而这个家庭却视为贵重的宝贝。这就是人与人之间,贫富拉出的鸿沟。
基于和多惠在房间时,多惠问基于在发呆想什么,基于说:你看他们多自然,明明是刚刚才来的,可是他们看起来多么自然,就好像就在这里一样。在他眼中,所有的一切与有钱人都十分融洽,而与他显得格格不入。他怕自己不适合这里,不适合多惠。这也折射出贫富之间不仅生活上不同,恋爱观上也是不同的。
想起我身边的朋友说,现在找对象都是要找能力和自己差不多的,不想明明在我能力范围之内,我可以随时去任何我想去的地方旅游,说走就走,而他却要缩衣节食存很久才能和我一起去玩。虽然很残忍,但确实是这个社会现在的状况,越来越多的女孩考虑的不仅仅是感情还有家庭经济。
贫富之间带来的问题不是一点,这部片子能让人们引起共鸣,也是因为贴切生活,越是底层的东西往往更能打动人们的内心。影片最后,基泽杀死了朴先生,所以只能躲在地下室里,过着以前保姆丈夫所过的生活,房子终究还是要卖掉的,那基泽是不是就是下一个保姆丈夫?这个现象会不会继续循环下去?寄生在这个房子中的寄生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