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节:

看完给我一个感受:铺垫半天,就是为了结局把观众按在地上灌毒鸡汤。

逻辑不通的地方太多太多,一,为什么被勒索了不报警?姐弟两不知道报警,阿姨朋友也不知道?二,为什么叶阿姨能被定拐卖罪?警察办案不用讲证据?拐卖罪不问当事人?就这还谈正义? 三 为什么钟美宝死后赶来的两闺蜜第一反应不是抢救她,而是开始想怎么编故事?就检查下呼吸就认定她死了?人家八成是给你们拖死的好吧。四,颜永原当着你的面跑了,你们两tm能觉得钟美宝是自杀? 五,颜永原出现在犯罪现场,不就是怀疑他杀人的最好证据吗?你们tm的编了一大圈故事,把颜永原给编没了??警察办案,应该能把受害人的家庭背景弄清楚吧?叶阿姨,叶明俊这都不难查到吧? 唉,几次反转,就没一次说得通的,你反转有什么意义,把观众当弱智?

总之,这样子情节是烂的过分的,让观众根本无法合理推理。

主题:

关于正义:

最重要的是,这部片核心到底是什么呢?是正义吧?是救好人与救坏人的抉择吧。可是这个导演是怎么理解正义的?

1杨警官郑重其事的说了一句话:“在这个犯罪里,好人有罪,坏人无罪。”这句话是剧组非常用力的想表达的一句话。可真的是这样吗?明明是坏人有罪,好人也有罪。一个敲诈勒索,虐待幼童。一个非法拘禁。该怎么判就怎么判。这是一个错误的“无罪”前提,在这种错误前提下讨论正义没有意义

2关于钟警官救罪犯还是救同志的难题。如果只能救一个,救罪犯,救同志,都是合法的,正义的行为。事实上,在我看来,除非嫌犯有特别重大价值,救同志才是更合理的,也合乎人性的选择。

3关于钟警官被污蔑性骚扰,本来的故事可以是:钟警官是清白的,但遭到恶人的污蔑,一方面由于制度对警官的严格要求,另一方面为了平息舆论,钟警管可能在证据不充分的情况下应莫须有的罪名受到处分。这本应是一个制度无法保护好人的故事,在这种情况下正义如何伸张?是否要冒着错杀好人的风险执行程序正义?这些本来都是值得影片讨论的问题。 然而影片呢?到头来还是坏人良心发现,好人沉冤得雪那一套?

表象与真相:

整部剧是一步步逼近真相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主要是是表象与真相的冲突。在这部分,摩天大楼还是有潜力,有亮点的/。影片在表象与真相之间,有对人性的表现,这是一个亮点。 但实际下来有很大的问题,

一是情节漏洞,比如说死不报警,比如姐弟因害怕颜永原而不联系。这些不合理的情节,让观众只能被牵着鼻子走,剧组几乎拥有无限解释权。

二是整部剧主线就是一场命案,观众却没有得到案发现场的有效信息。正常的办案视角是否应该先从现场的痕迹入手?警方有没有怀疑通风管可能成为凶手的进入通道?有没有去查颜永原留下的大量dna?有没有去调查钟美宝死前的通话信息?有这些现场信息,后面众人的故事就无法编下去。

三 整部片的人物形象还是非常单薄,一方面归功于演技,台词的拙劣。另一方面对于人物内心的转变几乎没有表现。钟美宝本是个天真纯洁的咖啡店员,是怎么变成犯罪人的?他弟弟胆小怯懦,怎么又偏偏在舞台上捅了颜永原一刀?影片把这些人物的内心戏都交给观众脑补,没有带来新的思考或是很深的感触。

总之,作为观众,看了前面许多章节的故事,就等着剧组结尾把故事串起来。没想到,到头来却得在漏洞里找情节,还要夹带正义毒鸡汤。老实说,这部剧,我看得非常窝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