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剧大结局两天了,我貌似还沉浸其中未能走出,闲暇时刷刷抖音上的片段,依然不觉得无味。真情实感的追剧真的好累,我都快被凌霄致郁(不是治愈)。

说说我对这部剧的理解吧,我觉得编剧的“以家人之名”主要是想表达两层含义:有些人以家人之名互相帮助、互亲互爱;有些人却以家人之名道德绑架,禁锢自由。前篇着重描写第一层含义,后篇着重写第二层含义,最终升华为亲情和救赎。

关于乱七八糟的感情线,其实在实际观影中并没有觉得有多尴尬,还挺自然,没有爱恨情仇、没有你死我活,没有非你不可(除了凌霄的尖尖,哈哈),反而传达了一种健康情感观,其实这些所谓的感情线并不能称作爱情,也仅仅是喜欢,仅仅算是情感观。庄北喜欢明月是由他相对比较自由民主传统的原生家庭所决定的取向;而唐灿喜欢庄北,是有点戏剧性的一见钟情,非常符合她戏精的性格;明月对凌霄的喜欢更像是学生时期对男神的崇拜。有的人可能认为感情线没有必要,但是我认为感情线正好也是传达了不同的原生家庭对戏中角色感情观的影响,包括职业观。

再说原生家庭的问题,其实剧里关于凌霄、明月、唐灿父母对子女的问题都没有实质性解决,因为在现实中,原生家庭的问题更多是无解的。中国的传统文化决定了中国父母的个性,父母永远都是正确的,父母做什么都是为了孩子好,父母还会害你吗,其实我非常能理解凌霄对陈婷的那种无力感,他不是懦弱、愚孝,他只是背负着害死芸芸的枷锁无法解脱罢了。陈婷对尖尖并没有实质性的伤害,她只是在表达着她对尖尖的讨厌,但是这已经触碰了凌霄的底线,陈婷是在夺走凌霄的太阳呀,这不能忍啊。关于陈婷的大结局,我认为编剧只是给了一种理想化的表达(毕竟还要符合主流价值观)现实中这种人是很难改变的,只有凌霄卸下枷锁,远离陈婷,对她冷处理,日子还要过的。

这部剧让我看到了中国无数家庭父母与子女关系的写照:缺乏沟通、不懂表达爱,用爱绑架孩子、报喜不报忧、独自消化情绪。中国的父母普遍缺乏反思能力,父母就不会错吗?是人哪有不犯错的时候,李爸说过一段话:孩子犯的错都是小错,绝大多数的大错都是大人犯的,但是大人还没孩子勇敢,连承认错误的勇气都没有。希望看电视的父母能从这部剧获得反思的能力。

这部剧不是爽路,不是甜宠剧,也不是狗血剧,它反映了很多现实问题,这可能也是我把它追完的原因,有的人说看到两个哥哥出国就弃剧了,我反而好奇尖尖没有了两个哥哥的生活会怎样;有的人说看到哥哥们回国同时表白尖尖就觉得狗血,甚至看到明月,唐灿、庄北之间的多线条感情就要弃剧,我更好奇编剧会怎么处理,没有撕,没有仇恨,没有那个全剧男生喜欢的女一,也没有全剧女生喜欢的男一,每个人都有喜欢的类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感表达方式,每个人都有被喜欢的资格,这才是真实的现实啊,每个感情矛盾点都处理的很自然,毕竟编剧也并不是想着重描述感情。我是希望电视剧能给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传达一种健康的感情观,拿得起放得下,没有命中注定,没有非你不可,就算是你的另一半也不是无所不能。

没有完美的人设,只有不断成长的个体。

——记2020年追的第一部国产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