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开内容不谈,这种分段拍摄多部并置的手法无疑是人类电影史上最为傻逼的创作模式,没有之一。如果你对此表示反对,或持保留意见,请不要与我争论,你是对的。
不过作为一部献礼片、社会主义影视巨作而言,这片倒也没那么不堪。在我这儿,排名依次是:宁浩《北京,你好》>徐峥《夺冠》>陈凯歌《白昼流星》>>张一白《相遇》≈文牧野《护航》≈管虎《前夜》>薛晓璐《回归》。
宁浩和徐峥贵在二者的人物和故事都是成立的。剧情够精巧,而生活气息尚存。葛大爷超神了,完美契合宁浩力图营造的一点儿市井气。徐峥很聪明,但说到底,还是商业片头脑。不知是不是囧系列把脑子拍定型了,他的作品总在不该尴尬的时候流泄出莫名的尴尬气质。视听语言最舒服是宁浩,其次凯歌和管虎。宁浩的京味元素运用是得当的,群演选得真好。陈凯歌拍壮景盛景很有气势,他拍《妖猫传》再怎么“春晚相儿”我都没意见。西北土地够贴合他浑朴厚实的底蕴,能承载他浓郁到矫情的土浪漫。不足主要在于年轻演员(包括他儿子)太乐色了太傻逼了,配不上田壮壮和闫妮这样分量的角儿,以及结尾的强行拔高。我觉得陈凯歌是一个扯淡很容易扯出问题的导演,姜文扯淡顶多是点恶趣味,陈凯歌扯淡就是洒狗血。这很不好。管虎的群演找得不好,太白净太圆润了,就算是皇城根儿人也得有点子饱经战火沧桑的样儿哪不是?黄渤老师的方言很出戏,感觉像后配的。倍速镜头和卡点配乐非常幼稚,最后伪纪录片的噪点效果也很塑料。姜武显然不如他哥好玩儿。
其他几位都很没劲,不予置评。有很卖力的不错的演员,但我觉得吧,那些无私的卓越的个人,他们的精神不是演得出来的。
就这样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