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莱罗舞曲的开场一瞬间就带回了那个蝉鸣呱噪、马路都热化的东京街头,嘉儿的烧迟迟退不下来,记忆里满是灰白的色调……帧帧壁纸,音效也足够华丽,很喜欢蝴????蝶元素的感官运用,致敬童年的元素基本到位。
我们是与“被选召的孩子们”一同长大的一代,和他们一样小的时候,我也时常幻想着,哪天说不定就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数码宝贝(影片里不是说后来世界上好多小朋友都有了嘛),后来,我终于买到了小孩认知里天文价格的数码暴龙机,孩子的幻想就是这么容易满足……转眼,影片里的太一他们也快大学毕业了,面临着即将步入社会的迷茫,又和我们一样。
东京的街头,阿和望了眼不远处学吹口琴的孩子,还有那潇洒的街头艺人,默然前行;家里,素娜安静地插花,自始至终,在最后的进化里,置身事外的她最终没能、哪怕尝试着参与进主战局;蜗居的廉租房,太一向亚古兽藏起自己的成人杂志,瞎编胡诌着慌忙解释时,我不由得会心一笑,内心五味杂陈。在我看来,影片大概想说:成长意味着具备无限的可能性,当孩子们逐渐长大,他们的人生轨迹便逐渐定型,未知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小,与代表过去童年时光的数码宝贝分别,便成为了他们不可避免的遭遇。
可惜的是,影片的后半程没能给出足够说服力的进一步阐释,太一的一声哨响总觉铺垫不足;两派的对决都打着“拯救大家”的旗号,其他的孩子们就这样被“代表着”发出声音,仿佛突然闪回热血中二唯心主义少年漫的老套路,我这才意识到自己早就“长大”了,再也无法对这样的“燃”转折报以高评价了,如果早个十年看,想必自己会认为这是一部没有理由不打满分的作品吧……
——————
“太一/阿和,我们明天做什么?”
当他们思考完,带着笑意要低头回答的时候,他们最珍贵的伙伴已经悄然而逝……
我说不清这样的离别是温柔还是残忍,不过留在原地的是我们,我们该如何面对自己成长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