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认为是对影视作品是喜爱有加的,尤其是长篇累牍的剧情片,虽然对各大影视剧还达不到如数家珍的地步,但常年积累下来的看剧习惯,也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挑剧原则(国产剧)。

      第一看演员,演员的演技和颜值很重要,没错就是这么肤浅,要始于颜值,才能忠于灵魂。当然了,这里的颜值也不光光只是个好看的皮囊,符合剧中人物气质也是关键,这个人物气质的呈现很大一部分就得来源于演员的演技了,都说好的影视片都是艺术作品,这些从我们现实生活中升华出来的好作品,也应该用美好的整体与细节给人们主动产生美的记忆点。

      第二看剧情,在互联网还不盛行的以前,只能被动的收看各大电视频道播放的影视剧,影视作品数量的匮乏导致受众对影视作品质量的好坏,还没有主动判断的意识,而现在互联网的盛行,各类影视作品数量暴增的同时,我们对影视内容也有了相对主动的选择权,这时人们便有了对影视作品质量的要求,而这里所说的质量往往就是指的剧情,商业化影视盛行的当下,尤其是对于动辄几十集甚至上百集的电视剧,剧情不拖沓,节奏紧凑,就已经很算得上是业界良心剧了。

      第三看导演,这个原则就是对于高阶影迷而言了,然而肤浅的我还没进阶到研究导演的阶段,至今能叫出名字的那几个导演也就是大家耳熟能祥的那几个,张艺谋、李安、冯小刚等一些老牌电影导演,电视剧导演还真没记住几个,以后可能会去多加关注,这里就不多说了。

      好了说了那么多,其实就是想跟你们聊聊最近争议颇多的周迅周公子的新戏《如懿传》。

      印象中我还没有认认真真的完整的看过一部宫斗剧,总觉得有种扭曲事实的虚幻感,而且一般宫斗剧动辄就是好几十集,大量的看剧时间就会被不知不觉的交代出去,而这部宫廷剧一出来, 首先是意外,然后是兴奋和惊喜,意外的是,时隔多年周迅又出来演电视剧了,兴奋的是,爱豆又有新作品了!本着捧场爱豆的心理去看了一集,谁知道竟然不自觉的一集接着一集的爱上了这个剧!(等更新得等太心累)

      周迅从来在大众心中的印象就是个性格倔强、独立、沉稳且颜值在线的演技派女星,此次再出新作品,被众多网友痛批发胖、皮肤不好、40多岁的年纪竟然还要演18岁的姑娘,甚至有的上升了说私生活不规律,不自律,没管理好自己的身材……对于这些评论,我暂且不说那些批判人的网友,自己是否有像要求别人一样的自律过,但更想强调的是,我迅精湛的演技摆在这都看不见吗?!

      《如懿传》中,周迅对女主人物个性呈现的把控着实到位。用剧里的话来说,如懿是唯一可以与皇上心意相通的女子,按理说她已经有了足够的理由独得皇上专宠,可是迫于前庭后宫的种种压力,她不但没有专宠反而还被皇上有意无意的冷淡着,这位没有主角光环的女主,被太后排挤,被嫔妃陷害,按照这种戏路来说,女主此时应该是要走虐心路线,在各种欺压下最终不能忍,然后一夜之间黑化,肆意玩耍手段,一路开挂,披荆斩棘,最终站在后宫金字塔的顶端……

      然而周公子并没有像看众预想的那样,用纤弱可怜的外表和逆来顺受的性格,去博大众的怜悯之情,而确是硬生生的把这个没有主角光环的女主人物,在一颦一笑之间,一言一行之中,自然而然的呈现出了一个鲜活真实的后宫妃子的争斗历程。

      在被太后利用,逼死自己姑母后,看似轻描淡写的与太后讲明其中利害,以证明自己的恪守真相秘密的理由与决心,实则更是强忍着对至亲之死的愤恨和不经意间被利用的懊恼,与太后谈话的全过程,如懿的眼神始终保持着一种涣散的无奈之感,加上恭敬不卑的言语,让太后更是坚定了她保守秘密的信心,也为自己赢得了生机。

...

图片发自简书App

      像这种人物情绪复杂的戏份,一个微末的神情、一个不经意间的小动作等等,这些都是对演员基本功之上,对剧情以及人物的理解能力的考验,需要极强的代入感,而周迅正是胜在了这份强烈的代入感,对人物有着超强的把控能力,情绪自然流露,不偏不倚,让观众都能多入戏几分。

      当然了,周迅除了对人物把控到位,扎实的台词功底也是大家有口皆碑的。

      就拿如懿传里的冷宫生活来说吧,就在主仆二人收拾东西要去冷宫时候,丫鬟见她还在带护甲便劝说,进了冷宫,就别带护甲了,如懿却说:“虽然身在冷宫,也要活的体面”;在冷宫种花,被吉太嫔说道,如懿也说:“就算在冷宫,也得活的体面些”;海兰被欺负,深夜淋雨来冷宫哭诉,为了让海兰不惧皇上,如懿劝说:“人到绝境,定要生出勇气”,还有很多诸如此类的鸡汤句,这些过于现代化的台词,乍一听很违和,可是从周迅嘴里顺遂自然的缓缓道出,不娇不作,听着反倒还能引人深思,一瞬间竟然也还会让人有种,就算是口舌宫斗剧,也还是颇有几分营养在里面的错觉……

...

图片发自简书App


...

图片发自简书App


...

图片发自简书App

      据说《如懿传》曾经因为与历史偏差较远,而强压不播一年之久,而且现在也有更多网友批判如懿传不合史实,但事实是,大家都心知肚明,所有的人文作品,都是来源生活而高于生活的,对于历史剧的改编,大家也应该要有理解和包容的心态,且普通大众对于的剧的理解,也不会上升到系统的历史考究方面,再则历史学家们也断不会因为电视剧而改变自己的研究体系。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创作原则,出发点和目的不同,也就没了比较的意义。

      所以最后,请大家看剧的请认真看,品戏的请用心品,至于要做学问的,那就好好的关掉屏幕,去历史书上对话古今未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