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我的唯一”

以我的深吻封缄

请分别送至——

米歇尔·微安

海莱娜

卡尔曼·科隆巴

万达

我的养女奥莱特··艾卡姆

和西尔维·勒邦

还有你

西蒙娜·波伏娃。

落款:

Jean Paul ·萨特。1980。

大多人印象中的萨特是提倡存在主义、著有《存在与虚无》的法国著名哲学家,而波伏娃则是具有传奇色彩的女性主义学者,她写作的《第二性》一书,他们之间的感情故事也一直被后人赋予传奇色彩。电影《花神咖啡馆的情人们》便按照时间的发展顺序向观众展现了波伏娃和萨特这一对非同寻常的情侣的感情。


...

影片以波伏娃准备教师资格考试为开端,在考试前和朋友罗拉的一番对话之中透露出,当时大多数法国女人面对的也是结婚生子,终日操劳家务,似乎这是每个女人的宿命。波伏娃在此刻就显示出了打破世俗,“我的生活我来决定”的态度,即使父母不看好的情况下,她也执意考取法国大、中学教师资格并且成为一名老师。

正是在备考期间,她认识了影响了她一生的男人—萨特。认识初期,两人更像是在彼此博弈。争论是他们的日常,可是每次的对话或争论,都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他们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心理上都产生共鸣。两人最终分别以第一和第二名的成绩通过了教师资格考试。“智力”上的吸引使他们最终走到了一起,但是电影在此处将两人的交往过程一笔带过,没有过多描绘两人对于彼此的好感是由何产生,叙事显得有些仓促。

在波伏娃准备离开家去巴黎当老师时传来了罗拉的死讯。两人的命运在此有了鲜明的对比,是遵从宿命还是为自己而活,在这里有了答案,并不是在鼓吹人人都要和命运抗争,但是想要通过影片给观众以启示。

新生活即将开始,波伏娃和萨特著名的爱情合约便诞生在这个时候。萨特以自己作为一个作家为名来表明自己需要新鲜感和创作的灵感,也因此不会只局限于一段感情之中。即使波伏娃对他很重要,但是他还需要其他偶然的爱情。最后两人约定,两人在这段感情中都是自由的,没有嫉妒和欺骗。只要想彼此坦诚全部细节,双方便都可以寻找所谓的偶然的爱情。


...

不在同一个地方教书的两人经常想办法去对方的城市找彼此。在一次见面中,萨特说自己得到了一份奖学金去德国学习,可处于爱情中的波伏娃并不愿意他去。萨特便愤怒得说道,安稳的生活只会让人原地打转。

当萨特在德国很快找到了另一份爱情,得知此消息留在法国的波伏娃也和自己的一名女学生露米产生了情感纠葛。萨特回来见到了露米,便也想要得到她。无奈露米对他无意,并且对他不羁的态度,更是激起了萨特的征服欲,于是他便要波伏娃去说服露米。出于对萨特的爱,波伏娃也真的去找了露米。此时的她更像是为了博得爱人欢心愿意去做任何事情的“小女人”,哪怕违背了自己的意愿。

这样的日子维持了几年,波伏娃提出他们应该要尝试无性的关系,性在他们之中并不重要,她要用这样的方式来保护自己。她淡然得说道,即使自己讨厌妒忌,但同时自己也妒忌的要命,她就像一个小女生,边说边用手玩弄着自己的手指。她想要的是既不使自己受到伤害,同时也要在萨特的生活中留有重要的位置。这样的处理方式似乎是有效的,两人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都按照自己的节奏去生活。

萨特还是处处留情,以至于萨特再一次告诉波伏娃自己因为签证问题没有办法回来时,波伏娃直接发问,“告诉我,这次这个女人美不美?直发还是卷发?”从一开始,萨特选择了波伏娃的同时给她提出了一个矛盾,就是他没有办法给与她一个传统中女人的角色。他要不停地恋爱,他不要稳定的关系。他想要与波伏瓦保持那种精神交融的关系,打破社会中人与人关系中刻板的模式。

两人在学术界的成就以及他们微妙的关系在当时的社会也引起了轰动。波伏娃被邀请去美国演讲,也就因为这次机会去美国见到了萨特所谓的“真爱”,多少有些讽刺。此次的美国之行,使波伏娃认识了她生命中另一个重要的男人,奥尔格林。和他在一起的波伏娃,在感情上似乎回归了常态,他们在一起就如普通情侣那般,奥尔格林是一个真正愿意保护她和给她一个栖身之所的男人,并且从他身上她得到了从萨特那里无法得到的快乐。可他和波伏娃之间终究没有好结果。尽管奥尔格林一路追随波伏娃到了法国,在一场意外的选择中她挣扎再三还是选择了萨特。在她几次要和萨特决裂时,两个人的对话使她明白,她与萨特之间的联系是无法切断的。他们的思想已经根深蒂固的长在一起,并且彼此给与对方营养。


...


...

自始至终以波伏娃为中心人物,所有的故事情节围绕她来展开,由她串联起了整部电影的人物关系。在九十多分钟的时间中交代了对波伏娃产生重要影响的事件,冲突点连贯,使观众在观影的过程中可以跟随剧情,充分感受到剧中人物的情感变化。

波伏娃的人物特点和性格跟随者剧情的发展也得以被塑造. 对于家庭,社会世俗,尽管她自身就带有一定的反叛色彩,但是对于感情来说,她完全是一个小女生的姿态. 当萨特提出协议的时候,波伏娃在意的是自己能否做同样的事,这种所谓的“公平”不免让人觉得带有一丝幼稚的色彩。出于女性对于自身的保护,她犹豫;可是出于对传统固有性的反抗,她也同意了这个约定。

似乎波伏娃与他人的情感皆因萨特而起,当萨特在德国遇到了另一位女生,波伏娃转而和自己的女学生产生了感情。萨特在美国有一位情人,转而波伏娃在美国与奥尔格林也有了一段邂逅。

可是在和奥尔格林的感情中,波伏娃更像是女版的萨特,追求自我,渴望自由。但当奥尔格林为了她和别人大打出手, 波伏娃的表情印证了她还是需要被别人保护的. 萨特带领波伏娃走进了战场,一路和她一起披荆斩棘,使她成为了自己,但是波伏娃真的需要的是这些吗?在萨特的面前她是女人,可是在奥尔格林面前,她又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


这部电影将大众心中的一位女性学家从神坛拉回人间,她终究还是女人,她一次又一次想要在矛盾中作出选择,虽然在过程中自己也受伤,但是或许正是因为和萨特的长久以来灵魂的碰撞使得她从一个制高点看清了女性在整个社会中的角色。可是从电影来看,波伏娃的一生也是被感情影响的一生,终究也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