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于个人公众号:咕咚呢


...

《八佰》剧照


对于《八佰》这部电影的评价有很多争议,毕竟它的题材涉及一些史实问题,以及电影本身也设置了许多隐喻,导致观众现在对于《八佰》的评价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状态。



关于这些争议话题我也不想提及太多,也不想被他人的评价影响,我只想从我自己最直观的感受去理解。


我们对于战争的理解是片面的,在电影里战争的残酷却直接呈现在我们眼前,影片对于群像戏的细节描写很到位,一桥之隔,一面天堂,一面地狱。


在这一桥分离下的,更是两种生活状态。



在四行仓库,你可以说它是拥挤、混乱、不符合逻辑的,但战争就是这样,毫无逻辑可讲。


在绝望之下,压抑的气息扑面而来,在这里整体的色调都是偏暗的,与之相反的却是桥对面的歌舞升平,灯红酒绿,色彩明亮让人心生向往。



桥对面的八佰壮士也这么想的,比起英雄,我觉得电影更多偏向于刻画人。他们是人,是普通人,所以会害怕,想逃跑这是人之本性,这很正常,所以有了瓜怂、老算牌等人的出现。



那个横在“天堂”与“地狱”之间的短短距离,丈量了他们的生命。



除了画面的描写,声音的运用也非常巧妙的渲染了情绪,不管你对于这部电影的评价如何,影片所带来的沉浸感绝对是不可否认的。



无论是炮火的轰鸣,子弹的扫射,鼓点的敲打,唱戏的腔调,人群的嘈杂和复杂多变的口音,都仿佛让你身临其境,攥起手来跟着紧张。



当然,这种大制作的群像戏不得不提他所带来的硬伤,就那就是在人物刻画方面,会稍有欠缺,就像之前的《流浪地球》一样,在这种宏观场面的衬托下,主角更像是一个工具人的存在。


性格不丰满像是一个纸片人,是这类电影的通病。好在《八佰》里面的主角都是演技过硬的实力派,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些缺陷。



关于人物动机,我觉得从开始到最后他们的动机只有一个,那就是活着,他们只是想在这场战争里活下去。


从这个角度来看,最开始的瓜怂、老算盘,端午等人的逃兵行为就有了合理的解释。


他们只想活着,也读不懂所谓的英勇就义,对于最开始误入八十八师的端午、小湖北等人,死守四行仓库的行为就像是疯了一样。



老算盘说:“战争总会打完,总有人会死,也总有人会活着,那么为什么死的人要是我?”



老算盘想的没错,但也正是因为大多数人都是这么想的,才会导致大多数人都处于一个“看客”的心态,就像小湖北看着桥对面的灯火通明,桥对岸的人也是这么看着四行仓库。



外国人问汉奸方先生:“为什么感觉这场战争跟你毫无关系?”



其实不只方先生,整体在租界内的群众都是事不关己的状态,甚至在八十八师与日军对战时还在谈论赌博胜败赔率。


因为在当时的大部分人都只是一个看客而已,他们事不关己,只有当你身临其境,在炮火下寻求生存时,才会反应过来,其实这场战争一直都和你息息相关,你的每一个决定都会影响它的最终走向。


陈树生最终抱着炸弹跳楼时,是全片的一大高光点,尤其是在他身后仍然还有更多壮士身绑炸药视死如归时,更是让我感动的不禁落泪。


陈树生最后留下了一封家书,舍生取义,对于不识字的众人来说读不懂它的含义,却从他的行动中看懂了它的意义。



你的每一个举动都会影响和带动他人,端午最终完成了人物的转变,誓死捍卫了国旗,有人说这种举动就是白白送死,但我觉得其实不然,更多的是捍卫绝望之下的希望。



晓明哥所饰演的特派员说这只是一场戏,壮士们的死亡毫无意义。



可他们的精神仍在延续。


桥对面的群众最终被打动了,他们终于无法无动于衷,终于不再事不关己,也终于提起了手中了枪。



其实我看完电影的最终感受还可以,不要带着上帝视角去观影,比如有很多人对于拼死护国旗的部分表示荒谬,说是这种行为是送死,抗战还需要八年才能胜利。


对于这种观点我就表示很不理解,对于影片中的八十八师,他们并不知道什么时候胜利,只知道自己下一刻一定会死,而且四行仓库就是他们的坟墓,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死的有尊严一些?



能够坚持一秒也会为谈判争取到一丝希望,让家人可以远离战火的机会,在注定要死的情况下,也让他们的死亡有了意义。



影片中多此出现的白马,寓意着生与希望,一直照顾小湖北的七月,在看见白马的那一刻,就被乱枪打死了,他不知道那是什么,也不知道它从何而来,只是在看到它的那一瞬间心生美好与向往。



最后留守在四行仓库的炮灰团不知所踪,我觉得的这个留白也说得过去,我们不需要了解他们的结局,只看到他们提着尖刀,饱含热泪,带着生的希望。



比起故事性,电影更多侧重于环境的塑造与描写,截取了那一时间段的战争情况和当时群众们的生活状态,把教科书里面的文字转换成画面,看着震撼,沉浸感强,从一这点来说电影还不错。


当然剧情也有一些不合理的地方,但又仔细再想大多数也可以找到答案。


总之,这是今年第一部在电影院看的大片电影,观感还可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