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得不承认,迪士尼终于在真人翻拍电影这一条看似可以安全圈钱的坦途上翻车了。

尽管迪士尼在十年前由「爱丽丝梦游仙境」所开启的真人翻拍电影风潮获得了大量褒贬不一的评价,但凭心而论,过去十年中的这些真人翻拍电影,也许因为改动过大导致打破了部分原教旨粉丝心中的美好、也许相比原作无甚突破纯粹圈钱、也许因为选角失误导致画风崩坏,但由于有着经受住了票房考验的剧本架构和深入人心的经典角色兜底,他们总还能保住剧情上的基本盘;而要论“如何在经典作品的剧情基础上把一手牌打得稀烂”这一点,近日上映的蒂姆伯顿版「小飞象」恐怕还是唯一一个达成此壮举的迪士尼真人翻拍作品。

形式的创新:“翻拍”+“续作”

首先,在评价真人版「小飞象」时,我们不得不谈一谈原版「小飞象」本身。尽管作为迪士尼早期动画长片作品,「小飞象」早已成为无数人心中的一代经典,但归根结底,它其实并不像其他迪士尼早期作品那样天生具有适宜翻拍的DNA。问题主要产生于原版动画的剧情上:不同于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真人翻拍版,原版动画的剧情更加专注于“小飞象在遭到排挤的环境中习得飞行技能、并凭此技能让自己和母亲都在马戏团过上富足的日子”这一点。以原版动画那短短一个小时的时长和幼儿动画的定位来说,这一缺乏转折的直叙剧情和单纯简单的人物动机放在电影中还显得相得益彰。但如果迪士尼要在现阶段以此为基础推出一款真人翻拍电影,这一故事脉络显然无法像其他几部翻拍作品(如「美女与野兽」等)那样略微补充一些角色设定/增加几首原创歌曲便能依靠情怀加成在粉丝群体中收获无数好评。

正因如此,真人版「小飞象」采用了其他几部真人翻拍电影完全不敢走的新路子:将“翻拍”和“续作”同时塞到一部片子里。在本片中,前四十分钟是对原作删繁就简后所浓缩而成的原版「小飞象」故事,相比于原版电影,在这一部分中(以下内容可能有轻微剧透,但请相信我,这部片子剧不剧透都完全不影响观看体验):小飞象的妈妈并没有遭到马戏团里的其他大象排挤(因为本片偏向写实路线的设定导致所有动物都不会说话);嘲讽小飞象的飞鸟们的戏份被彻底砍光;提摩太的戏份几乎被砍光,之所以是“几乎”,是因为提摩太仍然以一只小白鼠的形象在部分镜头中晃了一圈,但是其与小飞象全程无交集;小飞象最终依靠两名人类小孩主角的帮助习得了飞行而不是提摩太的帮助。当然,除了大幅砍掉了小飞象的妈妈和提摩太的戏份、删减了“动物会说话”这一基本设定、让动物角色完全让步于人类角色之外,整个前半部分还算是基本还原了原作,尤其是对于原作结尾的还原:小飞象独有的飞行技能让马戏团财源广进,同时也让自己也走上了一条心甘情愿地以高等奴隶身份为马戏团老板卖命之路。

在之前观看原作时,我个人就对这一结尾略有不解——难道所谓的Happy Ending就是“全家人一起安心做稳了奴隶”么?这种结局除了让大家今后可以更加心安理得地观看动物表演、并给资本家们培养出更多的潜在顺奴之外,对小朋友们还有什么有益的教育意义么?

显然,真人翻拍版也发现了这一问题。因此,本片后半部分的剧情则几乎完全回答了大家对于“小飞象一炮成名后到底会怎么样呢?”的好奇,以全新续作的形式展开。尽管我个人十分佩服蒂姆伯顿导演采用了这一在迪士尼真人翻拍电影中从未有过的大胆创新,但后半部分的内容却几乎将前半部分隐隐乍现的硬伤部分无限放大,最终,它们仿佛像片中最后那场烧毁一切资本主义造物的大火一般,将观众对于「小飞象」原作的情怀和对于真人翻拍版的期待燃烧殆尽。

...
甘于做一名高级奴隶的小飞象
内核的萎缩:怎么小飞象看上去这么像一条狗呢?

既然片名便是“小飞象”,那么这部电影在剧本上的问题恐怕离不开小飞象本身。在原版动画中,小飞象从头到尾都是一个被血汗马戏团用来牟利的工具,而非一个鲜活的生命。本次的真人翻拍版显然急于推翻过去的结局,为小飞象的“象”权正名,并在影片最后安排小飞象和母亲归隐山林、共度余生。然而,讽刺的是,跳出影片中的故事本身,从剧情结构上来看,小飞象却俨然只是一个用于聚合其他角色故事线索的工具,从而使得本片在小飞象的工具化使用上与原版动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在原版中是戏里的工具,在真人翻拍版中则是戏外的工具。

不同于原作中以象的视角推进叙事,本作中则更多聚焦于人的视角——尤其是男主的两名孩子的视角。在新增的这两位儿童主角之外,本片还需要匀出笔墨用于刻画男主霍特、高空女王柯莱特、马戏团团长麦克斯等角色,想想看:在迪士尼去年年底的「胡桃夹子与四个王国」中,整部电影花了一个半小时来塑造一个爱好科学的理性大女主形象——还没怎么塑造好,而在「小飞象」中,导演不仅要首先交代好小飞象和母亲的原作故事线(为此母亲和其他动物的戏份还被大大削减),还要讲好小女孩米莉的成长线(诶?小女孩从头到尾不都是女强人么?哪里有成长?)、单亲父亲面对子女的教育线、单亲父亲邂逅反派阵营美丽女星焕发第二春的爱情线,甚至于还要设一条小资本家马戏团团长勘破大资本家的虚伪狡诈重拾人与人羁绊的个人升华线。

在一部明确以小飞象为主要卖点的电影里,强行塞入如此繁杂的角色阵营和故事线索的结果都是:没有一位角色立得起来,几乎没有一条故事线索让人有代入感。导演想要表达的东西太多,但似乎又受限于「小飞象」本身的故事结构,难以将所有想法通通施展开来。故事中某些角色和设定就略显多余,例如:男主的独臂设定,马戏团团长的小猴子,乃至于男主的儿子这一整个角色——你们真的记得他在片中单独做出了什么具有不可替代性的举动么?

而在原作中就大放异彩的诸多经典角色,在新增角色的戏份挤压下,要么戏份被删得一干二净、要么沦为了单纯的道具。最为令人感到讽刺的是,本片唯一真正让我鼻头一酸的部分,恰恰是戏份相比于原版被删减到所剩无几的大象妈妈和小飞象无言别离的场景。

即使小飞象作为核心角色保留了大量戏份,为了实现小飞象原有故事设定与新增的写实故事背景之间的融洽共处,本片删除了“动物可以相互之间说话”的这一世界观设定。虽然在原作中,小飞象本尊也并几乎没有任何台词,但他身边那总是会帮他出头的小老鼠提摩太以及在备受排挤的“办公室政治”中保护他的自尊的大象妈妈,都让人觉得似乎小飞象所处的环境没有看上去的那般孤独和冷漠。而在真人翻拍版中,有关小飞象的个人情绪和人际沟通的戏份往往让位于其他人类角色之间的交流,从而让人不禁隐隐有种本片也和马戏团团长一样只是单纯利用小飞象的名号吸引眼球、而对其内心世界不管不顾的错觉。由此一来,小飞象的故事内核也就由原作中的“懦弱主角成长记”沦为了“人类主角团帮助弱小动物寻母”的三流宠物电影桥段。

...
小飞象为什么在这部电影里变得这么像一条狗呢……


「小飞象」,是一部经典动画;蒂姆伯顿,是一位好导演。这两者的结合,配合上紧跟时代的视觉特效、强大的演员阵容,为什么就能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大概,这部电影和去年的「胡桃夹子与四个王国」(虽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翻拍电影)这两部电影的翻车现场,也许真的值得迪士尼在一路狂奔将经典回锅重制之余好好反思一下,到底什么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真人翻拍电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