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今遇见过一个对我影响很深的老师,于是我对所有有关于老师的赞颂或者批评的作品都怀有极大的兴趣。

我看过好几回《放牛班的春天》,马修老师每次都能让我的感慨觉得直击心灵。影片通过莫翰奇通过看马修老师的日记,回忆起了一个落魄的音乐家,在放弃了音乐之后来池塘畔底抚育院当代课老师,最终改变了他们这些学生的故事。

...

我今天又看了一遍, 比起马修老师对莫翰奇的帮助,对同学们的各种包容和真诚,我更多关注的是贝比诺和马修老师之间的情节。

马修老师刚刚来到池塘畔底的时候,是一个冬天,灰蒙蒙的,到校门口的时候,有个小孩,抱着栏杆,他说自己在等星期六,他的父亲星期六会来接他。

...


...

后来,马修老师得知小孩的父亲已经战死,没有办法来接他,又可能因为贝比诺是最小的孩子,所以对他也多了些照顾。

与此不同的是,对于“天使面孔”的“魔鬼”莫翰奇,马修老师总是用心得多。

我觉得首先是因为他的嗓音,作为一个音乐家的马修老师,发现一副好嗓子,自然万分欣喜

其次是马修老师对于莫翰奇的单亲母亲的微妙的情感。这使得他真的对莫翰奇的态度有些不同于其他学生,有些用心过了头,就像是他对公爵夫人说的那句“他是特例”。

...

但是,马修老师对贝比诺的关怀,于我看来只是对他的同情,而且,不多不少,刚巧知道,不深不浅,恰恰一点——

组建合唱团的时候,贝比诺不会唱,马修老师就让他坐在讲台上,说是任命为助手。

由于看见贝比诺因为年纪小,吃饭的时候得交钱才让吃,马修老师安排他和自己一起吃,于是后来的画面里,就有贝比诺倒放着盘子喝汤得可爱画面。

由于孟丹不让没交钱的贝比诺睡觉,马修老师就去和像是疯子一样的孟丹理论,让他不许靠近贝比诺。

...

我感觉马修老师对于贝比诺和其他学生我都能明确的找出个因为所以,但是对莫翰奇却不能。真的像是莫翰奇拥有者那副嗓子,就享受着马修老师的关怀。有着天赋,所以成了马修老师的特例。


一开始,我都没觉得贝比诺和马修老师之间的微妙关联,我只是单纯的觉得,开头迎接马修老师的是贝比诺,最后他跟着马修老师走,只不过是为了前后呼应。

在看了很多遍之后,我发现一开始暮年的贝比诺带着马修老师的日记本来找莫翰奇的时候,莫翰奇已经不记得了马修老师,但是贝比诺却带着他的日记本而来

当时我脑海里就出现了一句话:“可能他是你的特例,但是我们是彼此的救赎啊。”

...


不仅开头给我这样的感觉,末尾也有——马修老师走的时候,校长不允许他去和学生们告别,于是,学生们从教室扔出了许多纸飞机,通过这些纸飞机和老师告别,“有错别字的是贝比诺的”当时看见这句,就发现当时,贝比诺还在教室。

...

可是马修老师快要上车的时候,贝比诺却追了出来,带着他的小熊和一个小袋子,似乎就是他的全部家当,他问“你可以带我走吗?”

马修老师没有带他走,他就一直可怜兮兮的站在那里,看见车停了下来,他笑得狡黠。最终他和老师走了,可能他们一起生活,也有可能他们时常联系,最终贝比诺才能拥有马修老师的日记。

...

你是我的救赎,所以我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和你走

我知道我也会是你的救赎,所以我执着的等着你回心转意停下车


“我在等星期六”“因为爸爸会来接我”

“马修离开的那天正好是星期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