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苏菲的世界》《楚门的世界》一样精心暴露自身的似真性结构破绽,通过两个世界的交错与彼此影响让“漫画人物”逐渐觉醒,也让人思考自己的世界是否是被人操纵与理解的。这便又触摸到哲学问题:我们是如何认识这个世界的?我们如何认识自己?到底何为自由?笛卡尔“我思故我在”引起主体的觉醒;而康德最终确立了主体性原则,我们的知识到底来自“经验”还是“先天”便自然存在在心灵中?康德认为,我们的先天认识认识形式构成了“知识之普遍必然性的根据”,但是也限制了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我们只能认识事物对我们的显现而不能认识事物自身。这似乎是因为我们的理性认识能力的限制,即我们先天便具有缺陷,这看似消极的论断实则为“自由”开辟了空间。理性认识能力的局限性为理性的实践能力留足了天地。人也一样,一方面作为“自然存在物”受制于自然法则,一方面作为“人自身”又有足够的自由空间,换言之,人是“有限的理性存在”。

突然发现《两个世界》《苏菲的世界》《楚门的世界》都带有“世界”二字,被精心构造的似真似世界,具有“上帝”的世界。我们无法摆脱对生存世界的想象,对“造物主”或哪怕是苏格拉底的小精灵的思考,我们拥有自由吗?

但不管怎样,“我们生来在枷锁之中,却无时不向往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