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闭门修炼”,多是平淡而乏味的。闲来就想着看点儿具有震撼力的文学或影视作品,翻览一些网站上的推荐,就发现这部2011年上映的《1942》好像自己尚未看过,浅尝辄止后顿觉心中百感交集,遂决定把这种感觉记录一下。
“我有时候很怀念北伐战争时期,那时我一呼百应,所向披靡,那时我是和民众站在一起的。”整部电影中,我对这句话影响极为深刻。剧情就不做赘述了,大体是以1942年的饥荒开始的。看完这部电影,作为一名高三的文科生,我马上就想到了一道19年厦门二模的历史题(ー_ー)!!就是说河南饥荒时期,我党的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不饿死一人!那么对比灯红酒绿歌舞升平的重庆国民政府,高下立断!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的历史从不是王侯将相的,从不是哪个党哪个政府的,而是人民的。一呼百应,便可所向披靡;百呼不应,顷刻便萎靡不振。可以说,这是我党百战百胜的法宝。甚至在抗日战争中,日本军国主义分子也用其对付国民政府军。怎么做呢?为灾民发粮食赈灾!因此,日寇才得以6万军队歼灭国民党军30万,取得豫北会战的胜利。多么触目惊心!多么瞠目结舌!
由此可见,我们作为后人虽不可否认国民党政府在抗战中做出的贡献,但他们也脱离了群众,他们不再想到人民中去了。不容置喙,国民党是一个伟大的党,是孙中山先生的心血。但他们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背弃了信仰,国难当头,中饱私囊,互相推诿,毫无民族的担当。同样伟大的还有列宁同志的布尔什维克党,但在切尔诺贝利事件中也暴露了和国民党一样的问题。追寻历史的痕迹,其兴也勃然,其亡也忽然,多么令人痛心啊!还记得好像是彭老总还是陈老总曾经在赫鲁晓夫时问苏联的代表:“你们知道斯大林同志有缺点,为什么当时不指出?”“因为指出来会死。”于是我们的领导人大怒,“怕死你当什么共产党?”我想,这就是我们的初心,一颗身先士卒的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所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吧。
“一个国家的覆灭,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在这个问题上,不但公民要履行自身的政治义务,我们的党和政府也要以史为鉴。看看这次的新冠肺炎,是不是有点盛世危言的影子?湖北政府前期的不作为,部分干部的乱作为,红会的懒政怠政,有的基层拿着鸡毛当令箭……这确实令人寒心啊。但让每一个中国人自豪的是,我们党仍然拥有着青春活力。在天灾面前,无论是1942年还是2020年,我们的党还是始终与人民同在,反应速度之快,措施之得当,与大洋彼岸直线升温的流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还是那句话,高下立断,让人民切实感受到了幸福感与获得感。我想这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永葆青春的活力之所在。只要有着这种精神,天灾不怕,和平演变我们更不需要怕。只要坚定的走在群众道路上,民族的复兴必将由一代代伟大的中华儿女所缔造!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认为这句话不仅仅是对共产党员的要求,更是对共青团员,对时代新人的要求!坦而言之,我们这一代青年的眼界比我们的前辈都更为宽广,我们不再需要此去西洋,探寻救国救民之真理。但我们需要从前辈那里汲取点什么。我们是共和国的青年,是共青团员,光荣的革命历史镌刻在我们的骨子里,所以不可忘了初心。越是国难,越要爱国,越是要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这样才无愧于伟大的革命岁月!这部电影给了我很大的触动,让我更加的珍视这一切。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武汉加油!决胜疫情的攻坚战!
我们若凭信仰而战斗,就有双重的武装。
—— 柏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