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传统的纪录片向来都无感。

单调乏味的拍摄手法,平淡无奇的语言对白,再加上若有若无的戏剧张力,即使它本身是无可非议的,但依然很难吸引这个浮躁繁华的时代,就像《四个春天》,知者有几?

...

时代似乎早已抛弃了本就鲜为人知的传统纪录片,造就它的默默无闻,其实只是倔强的守旧者对传统的固步自封,世界本就在不断变化,而欲谋求不变,那只可谓自掘坟墓。

所以也衍生出了一系列的新型纪录片,在看这部片时,你是否觉得这并非是你想象的纪录片?镜头剪辑频繁,几秒钟就是一咔,导演还特别执着于脸部特写,毫无记忆点的大叔脸你都能够清晰回想。再加上叙事手法的新奇,描述比赛之前,还得介绍一波人物的生平,这就像是在看一部电视剧,主角回忆起自己的曾经一样,显然这是一部真人秀型的纪录片。

虽然我只看了一集,但它就已经传达了什么是车手。车手,是一个追梦人,是一个敢于与现实博弈之人。

...

还记得拍摄工作者在车上问欧阳慰:你有没有计算过赛车后付出了多少。欧阳慰说:如果不玩赛车,把这钱拿去做事的话,这么多年下来,可能一两个亿都随便不止了。他说这话的时候没带任何的傲慢与不满,只是平平淡淡的道出。如果这句话从一个普通人身上说出这句话,我可能会觉得可笑,因为我不能理解,谁会这么冤大头?但是,当跟随着镜头了解了欧阳慰的生平,十几年下来,当初为车砸的钱起码都是几百万,再加上如果工作的话,不论亿万富翁,至少比他现在风餐露宿的生活滋味得多。但是他选择了当一个车手,选择了自己的梦想,拍摄工作者问他:那你心里肯定有一种矛盾的感觉吧。欧阳慰却说:这人生活本来就是一个矛盾体,没有说什么矛不矛盾的,走到了这一步,就想办法继续走下去。生活中我们何尝不是一样,在很多分岔路口上犹豫不决,选择了一条路,倒头来却又唉声叹气,后悔了当初的选择,其实大可不必,就像欧阳慰说的,既然选择了,就要想办法继续走下去,也许如果欧阳慰当初选择了拿钱去投资,成了富豪,却依然会为大好时光没有拿去追梦而唏嘘感叹。

...

生活何尝不是一个矛盾体,追求物质,就得放弃梦想;追求繁华,就得放弃平淡;追求热闹,就得放弃宁静。你拥有的同时,生活也将剥夺你的曾拥有的,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会倍感珍惜眼前的事物,这又何尝不是生活本身的魅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