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回想这个题材,再反观目前的处理,坦白说确实找不到第二种处理方式。如果从社会化视角观看这样的两个人,势必有更加冒犯和消费的感觉,所以那些在骂消费精神疾病的,excuse me,没事吧你们?!而且如果把他们放置在一个社会事件中,这电影还能让你看到?你以为在给Netflix拍戏吗。
片中觉晓怀了孩子,不知道打拳的人是瞎了还是故意为了拳而拳。首先,觉晓发现自己怀孕之后,整个人有点懵和慌乱的,她匆忙的离开店里,坐在公车上陷入沉思(那个公车镜头还蛮美的)。她有点小心翼翼的跟戴春分享自己怀孕消息时候,戴春愣了一下,随后傻笑起来,两个人只能无言的,眼里带泪的傻笑起来。这是我觉得处理的非常好的一幕,如果觉晓欢呼雀跃的面对这个突然来的怀孕,那么这处理肯定就有问题了,但这两场戏,把两个人的那种不安但又想相互依靠的感受表达的很准确。记得后面一场应该就是闪回戴春梦境里,走进海里,那个海滩小女孩对他喊了一声爸爸(后面那个进b超的羊水转场也是很妙),这跟戴春本身对于孩子的那种踟蹰感,也是相辅相成的。所以我理解,这个孩子对于他们两来说,既是意外,也是鼓励他们一定要努力生活的种子。
觉晓本身是被母亲抛弃的,平心而论,她怎么可能会去打掉自己的孩子!而且是不是有人带节奏啊,觉晓在废墟那场,包括和戴春进入新生活后,她从剧情逻辑上是被治愈了的,所以她体现出来的是一个坚强女性的形象。而戴春理解她,给了她一个家,关心她所关心的一切,怎么滴,觉晓就应该一脚踢开戴春吗?!
另外,一看到果然有人讨论戴春的病跟自己理解的是否相符,我也就理解不应该明确定义戴春的病症名称了,因为不论是躁郁还是应激障碍,每个人的反应都是不一样的,而且一旦有跟自己不一样表征的,可能会引来不必要的争论。这部电影本身是在广义角度,讲我们如果克服过去的不堪,并鼓励我们勇敢走下去的故事。绝大多数心理问题,其实都是跟我们自身的安全感和情绪处理方式有关的。这就像有的人面对挫折仍可以乐观向上,有的人就会陷入低迷不振。追溯下去,其实都是成长过程中,所复刻记忆的甜度及苦度。人要走出困境,当然不是自己平白无故想通了,而是因为自己的痛苦有人在乎,自己的孤独有人理解。爱情,友情亲情,什么都行。
我理解这是一部给人鼓励的电影,我们映后这场就有一位医生讲述身边人如何没有走出困境的故事,并表达了对这部电影的致敬。所以鼓励大家去爱,还有什么错呢。难不成相互戕害,才是愿意看到的世界吗。电影只是电影,温柔的对待这个世界吧。
昨天听了一场导演的映后,散场后翻开豆瓣的短评长评,甚觉诧异。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