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刷短视频发现《朱同在三年级丢失了超能力》已经上映了,看预告还挺有意思的,就决定去影院看看。排片很少只有两场,先到了家附近的横店影城准备赶18:10分的场次,打开线上购票平台居然显示满场了?稍微有点不可思议啊,这几年“包场”的电影看了不少,满场的还是真不多见,老公也很惊奇,于是到前台询问。原来是没人买票,影院把片子临时撤了。那只有宝龙那边的 M17有一个18:45的场次了。这回学聪明了,去前先打电话问了,确定有了才去。宝龙还是一到萧条模样。三楼的早教、健身房都关门了。影院里就两个工作人员,观众只有我和我老公两个人。影厅还算干净,上一次到这来还是看茶啊二中的时候呢。人少地对我来说倒也不算坏事,反正"包场"了可以边看边大胆发言了。

回到电影本身,我是抱着看另一个茶啊二中的心态来的,有的地方免不了有点比较心理,但绝对没有拉踩的意思,轻微剧透不喜轻喷,谢谢大家。

两部片子都是发生在90年代的校园,一部动画,一部真人,还原的都挺到位的,不出戏,都给好评。尤其是当我看到朱同跑进单独的厕所房,我的初中教学楼里就没有厕所,整个学校就一个大厕所,有很多厕位就和电影里的一样,很亲切啊。

电影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差生在学校的一天是如何度过的。电影看到差不多四分之三的时候老公说,他这一天怎么这么长?我想这或许也是电影的一个小设计?回想少年时,那时候的一天确实很漫长,感觉一大能发很多事。不像现在,别说是一天,就是一周、一季、一年都过的是像眼睛一闭一睁之间似的。

朱同同学应该是一个传统意又上的“差生”吧。他成绩差——数学考36;习惯差——进校门未戴好红领巾、不经同意在板报上"画蛇添足"。但他好像也不算一个“熊孩子”,他有集体荣誉感,他也羡慕会写作文、成绩好的同学,观察入微,中队长的日记本密码都被他偷偷记下了。他还写了洋洋洒洒的一份检查,只求老师别叫家长。进办公室前会喊“报告”,打铃了哪怕尿急也想着先回教室上课。关于憋尿这一段,我还有点眼前一亮的。既生动又有趣。

通篇看完很同意让人想到那个经典评语:这孩子啊,人是聪明的,就是心思不在学习上。我想朱同就是这样一个孩子,他有很多“奇思妙想”,课桌上、校服上都布满了他的“创作”。

电影并没有简单地将朱同的问题归咎于个人懒惰或不努力,而是通过一系列细节,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立体、多面的“差生”形象。朱同的行为背后,隐藏着对认可的渴望、对创意的追求,以及对自我价值实现的探索。这让我想到教育应当是多元化的,需要识别并培养每个学生的兴趣与潜能,而不是单一维度的成绩评价。与孩子建立基于理解和支持的情感联系,远比单纯的批评和惩罚更为有效。写到这里,相信你也看出来了,没错我本人是个老师。朱同的故事促使我反思当前教育评价体系的局限性,它往往过于重视标准化测试成绩,而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和全面发展。影片中的朱同,尽管在传统评价标准下被视为“差生”,但他身上的闪光点和潜力,值得教育者重新评估和珍视。

最后我给这个片子打个三星半到四星吧,值得一看,但是不推荐专门一看的那种,相对于茶啊二中来说,没有让我开怀大笑的片段,是一种小小温情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