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八九十年代影视通病,讲故事像写日记,感觉是试验性作品。老片真是好的特别好,不好的因为过时和低画质根本没法看。
这故事和《情书的真情》一样,都是选择题材或开场情节吸引人,但中间情节就平淡到莫名其妙的程度,观众看完开头以为问题多严重呢,结果突然正方义正辞严说几句不放弃的话,对方就认输了,问题就解决了,让观众不禁要问“你们到底忙什么,瞎担心什么呢?你这男主也没干什么啊,我上我也行”。
具体到这部剧,简单来的说就是商检人员发现外国公司将进口设备以旧代新,但工厂厂长觉得在自己任期内能用能生产就行,而且确实是二手的便宜价格,所以想直接安装不扯皮了,于是男主就要顶着工厂负责人包括自己女朋友的压力向外国公司合理索赔。

男主干的活都是商检局正常工作,检出问题就“报告上面来进一步检验”,最后弄清楚应该赔150万美元,低于这个数绝不答应。可是,这些活都是按部就班的,他也没对使坏的外国公司有任何施压,更没有和厂长斗智斗勇。最后一次谈判他提出要150万以后外国公司就不再讲价而莫名其妙地答应了。那么问题来了,这样一次普普通通的工作有什么拍成电视剧的必要呢?解决问题靠进度条?而外国公司通过局长“流落在外20年没见的初恋”来压低赔偿的计划非常天真,不说电视剧,就是现实中能当上局长(且已婚已育)的人也分得清工作重要还是女人重要。

这剧比《情书》强在有两个女配的支线故事很有时代特色,外国公司还有个华裔。但围绕两个女角色的故事浅尝辄止,人物塑造也不讨喜。男主女友是负责进口的,出趟国后崇洋媚外就想通过外国专家出国。到这算设定,这样的人也不少,所以我不评价,但她一个翻译能走的路不就是和白男结婚拿身份?被男主说破还嘴硬,后来华裔主动提出和她假结婚,她犹豫一下直接答应。电视剧最后以她和外国专家上飞机结束。

这样又有几个问题,第一华裔的目的真的单纯吗,愿意白给人家身份还放人自由,天上这么容易掉馅饼吗?他在第一集说出局长信息,又装作不认识,但是这伏笔到最后也没回收。而他的身世明明可以讲讲,比如他是第几代华裔?祖上因为什么出去的?剧中却一句不提。

第二女主吴萍开头人设都那样了,结局要么及时醒悟认识到当前形势,要么出国之后给个镜头,无论她过得是好是坏都能表达一个主题,但剧情到飞机起飞后就结束了,真是莫名其妙。

另外局长初恋当年出国找父亲被继母赶出家门,只能干清洁工,算是写得比较好的情节,但她知道男主有家庭之后还往上凑。站在她的角度上情有可原,但也就那样,不作评价。最后心脏病发住院,也就留在了国内。

总而言之,这剧感觉男主和局长一边工作一边解决情感的烦恼,最后到时间了老外就拍屁股走人;问题的解决,并不靠男主的聪明才智或勇于发言的魄力,而是依赖政府的职能和中国国力。男主实在配不上结尾的英雄式慢镜头。

...
可爱小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