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周末时间把抓娃娃补了课,沈腾的喜剧天赋无需多言,三言两语就会令人发笑的功力深厚。就像圆桌派里王晶导演讲的,其实沈腾喜剧已经演的很好了,但他想更进一步,想演父亲,想演“死”,想进一步挖掘戏剧当中的冲突。这就已经足够优秀,是那种院线有他的电影就会令人有所期待的演员

《鸡娃》,《内卷》已经是当代中产面临最重要的家庭问题,无论是基因中延续后代的本能还是社会时代性给人无形的压力。这都带了深远的社会问题,也是这部剧灵感的主要矛盾

就像鹿先森乐队在片尾曲中唱的渴望自由,这种自由对于家长来讲是无上下限的,是有期许但少了限制,是释放孩子的天性。相对应的“左”是控制,是与自由相反的局限,是渴望孩子复刻自己或自认为的老路,这类家长哪个不希望孩子好呢?不想孩子少走弯路呢

孩子既要管又要放,家长忽左忽右举棋不定是现在社会的现状,完全的限制就如剧中沈腾这样的父亲让孩子无法喘息,理想主义的盼着孩子自我发展可能也是空中之楼阁。不如换个思维来看,如何让社会的集体意识避免让每个个体的路径依赖,或者说让大家觉得成功的可能性不只是考上个好大学,成为大款,而有更多的可能性。在不去谈中产陷阱和阶级分析的情况下,人活着的意义能更由自己说的算,这需要社会整体思想意识的转变

无论怎样,在不谈电影技法俗不俗套,只论题材和表达方式,这是部值得大家去影院观影,哪怕只是让自己放松笑一笑也是好的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