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桂林是是一个在逃通缉犯,某天,一个姓张却总感觉像姓蔡的地下医生告诉他,他得了癌症,顶多还有半年的活命,想劝他自首。
不久前失去最后一个亲人的陈桂林万念俱灰,本想去警局自首,但是湾湾的警方却并没有把他当回事,报上大名也无人理会。他无意中在警局的通告栏上发现,在通缉令上他只排在了第三。
陈桂林内心中男人的胜负欲突然被激发了出来,他心想在死之前一定要干一番大事,于是决定效仿“周处除三害”的典故,以此“名流千史”,或者用“遗臭万年”更为合适。
在除了前两害以后,他想当年追捕他的警察自首。自首后,“蔡”医生却告诉他,真正得癌症的是她自己,她只想用善意的谎言劝陈桂林自首,从未想过他会除去前两害和这么多人性命之后,再除了自己。
影片最为经典的镜头就是,陈桂林被一害“气功大师”骗得跪在地上接受训诫。陈桂林被“气功大师”“感悟”又被骗了物质金钱,又被骗了精神价值。“气功大师”劝人放弃“贪嗔痴”,自己却一样不落,但他骗得过一种信徒,却没骗过第三害陈桂林,迎接他和他无知的信徒的只有一枪爆头。

评论里很多人说“以暴制暴,正义已得声张”。有时候看这些评论总感觉有些观众智力有待提高。看个电影不经过大脑思考,导演编剧难道是在宣传“黑吃黑以恶制恶吗?”
陈桂林是为那位死去的母子复仇而杀人吗?不,他是为自己被骗后的愤怒而杀人,是为了“初心”除三害而杀人。观众看的“爽”,是因为观众都是心理健康的正常人,不是因为“以暴制暴”的爽,而是,“气功大师”和他帮凶以及地下这些被洗脑到无药可救的傻逼们得到应有处罚的“爽”,如果是警察来处刑他们,观众会更爽。而陈桂林杀人时的心如止水,展现出来的是他杀人如碾碎蝼蚁的精神病态。

“以暴制暴”绝对不是正确的做法,“依法治国”,“以德服人”才是正解。如果我是广电局,我肯定会禁了这部片子。因为它会误导我们很多本来就没有三观的观众,虽然它的本意肯定不是这样。这部电影只想表现出“陈桂林”在戒除贪嗔痴三毒时的转变,由失落变为坚定,再变为疯狂。
所以这部电影并没有什么意义。现在很多人总是带有很强的功利心,看个书总想获得什么,看个电影也想悟出什么。有时候这些影视作品并没有什么太多的“意义”,它只想表现的就是主人公前后的变化,就这么简单,它的意义就是给观众展现的每个镜头。

电影如果能宣扬一些正能量当然是好事,但在人心浮躁的当下,有时候会“物极必反”,你越想宣传什么,充满戾气的观众可能就会越厌恶什么。反而展现一下“人性之恶”,却能成为一部好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