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热度基本已经过去,才在媒体平台上看了这部电影,所以可以相对客观的评价这部电影。
电影的第一幕给我的感受是极差的,以及本篇电影的前半部分的喜剧元素总给人以一种刻意的感觉,从第一幕开始让人有些《波西米亚狂想曲》的既视感,大幕拉开走向观众,然而短短1分钟左右的镜头却剪了6次,这割裂的感觉兼职让人难以忍受。
电影作为一部喜剧,喜剧元素不少,但像极了小品里面的元素,电影就想要在几句话中丢一个包袱给观众,句句埋梗,但是从电影欣赏的角度这些元素不免有些刻意,只是为了效果而制造的笑料,但这仅属于个人审美上的观点,些许有些人会很喜欢这些元素。
再者主角的心路历程的转变有些别扭,女主因为爱情选择了拳击,又因为被妹妹背叛想要证明自己。但当失去爱情的她,失去希望的她为什么会选择拳击作为自己证明自己的方法,两者没有明显的关联。那最后的拳赛就失去了证明自己作用,而为了比赛的减肥也就失去了意义。变成了为了减肥而减肥,倘若多融入些对于主角的身材的攻击,从而使得主角对自己更加自卑,这样产生的自发性的减肥会不会更符合大众的审美角度。
其次电影将重点更加着重在结果上,虽然电影主题似乎在说不在乎最后的结果,但训练的过程的一带而过却体现了这是一部更加注重结果的电影。这也是这部电影败笔的地方,主题和内容的自相矛盾显得各种格格不入。训练开始的艰难和坚持的困难完全没有通过电影显示出来。
总体而言,前路漫漫其修远兮,未来的日子还长,这部电影已经站在了票房的高峰,但水平却远对不起其应该值得的票房。
只有结果,并不相信过程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梦境,回忆,现实
电影开始于拥挤的公路上,车堵的水泄不通,而男人基于从这辆汽车中脱困,想要脱离原本的轨迹,可两边拥挤的车内连门都无法打开,一辆辆满载人群的车辆中,一双双眼镜冷眼旁观着男人的徒劳无功。随着男人脱困而出,男人似乎获得了自由,可一根绳子将男 ...
好莱坞电影集大成者
久闻《美国往事》的大名,好莱坞的评价体系中本片是电影排名前10位的常客,可近4个小时的容量不由得让人望而却步,近期久违空闲,终于铁下心来一睹为快,总体观影过程非常愉快,时光飞逝竟不觉冗长,电影内容饱满,技法也丰富,可谓是好莱坞电影的 ...
德州巴黎
德州和巴黎两个本无关联的地域如何能够联系到一起,当男人出现的第一幕就展现了这种冲突感,满身灰尘但又穿着体面的西装打着领带,男人一言不发,即是联系到了他的兄弟,才从兄弟口中知道男人叫柴维,已经失踪四年了。直到男人第一句话出口便是:“巴 ...
焦土之城
电影从开始的平移镜头就能看出维伦纽瓦的一些风格特征,相似的镜头在《边境杀手》,《沙丘2》都有展现,似乎是维伦纽瓦较为喜欢的一种开场方式,电影从一帮孩子开始,却在标题之后突然转到了一位母亲的死讯。而维伦纽瓦似乎也很钟意这种抽丝剥茧,一 ...
"同权同责"的方形
去年期待了一个春节档的《红毯先生》最终在流媒体上映后,马不停蹄的看了下,但效果却乏善可陈,近日在搜索电影时正好看到了《红毯先生》的原作《方形》,于是便找来一看。初看电影时还不曾看导演便是鲁本.奥斯特伦德,但电影一开始便给我一种《悲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