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红这条故事线极其生硬,从相识到剧情发展,极其生硬,而且这部剧的多数剧情都是为了结果硬套,并不是去影响结果,能明白吗?
说剧情
军在狱中有写信联系,但能和军联系的,只有沈墨,看到这我想到了一种设计:互换身份
互换身份的唯一疑点就是小拇指,我想了两种解释
1.深墨自己切掉迷惑警方
2.同伴杀掉深墨一起抛尸 (写信的殷红无法解释,能和军联系的只有深墨)
想完我自己都笑了,不管那种解释说服力都不够,我以为导演会有更高明的处理,但看到结果和我设想一样,失望至极
dna技术90年代已经用于刑侦,两种dna怎么解释?拼凑还原还原怎么解释?碎尸,甚至不是焚尸,手法粗糙,连小腿都是完好的,完全保留身体特征,怎么解释?
那么多判断身份方式,刑警只看小拇指,这小拇指和导演有亲戚?甚至可以认为导演在侮辱中国警察的能力
我只能脑补陪酒女没有亲人,没人在意死活,警察为了功绩结案,故作玄虚的手法堪称败笔
互换身体的悬疑作品,最经典莫过《嫌疑人x的献身》,同样是无关紧要的边缘人顶替,但处理方式云泥之别
而且军墨二人的原型像谁呢?再结合叙事手法呢?国内的导演其实都挺缺乏想象力的,东抄点西抄点,反正大多观众看剧就图一乐
还好没在王阳死因上自作聪明,因为王阳会水,溺死根本不可能是他杀,没有呼吸肺部不会有水,一查就破,但也不能细想,都到能推上岸的距离了,自己没上来?更像是埋了12集的伏笔,拉了坨大的;不如改成王阳要报警,沈墨怕给她共出去,于是跳河引王阳入水,然后在水里给他摁死,之后再说明沈墨其实是游泳高手,之前是为了博取信任装作不会,这剧情不nb多了吗?
借用孙子兵法的一句名言: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
就是你想用这种悬疑手段,你不能让观众看出来,支线插入的十分生硬,为了你所谓高明的手法,你可以牺牲逻辑性,牺牲人物智商,可一群傻子的故事结局再“高明”,能说明的了什么?
悬疑手法方面导演就像个刚会说话的小孩,在大人面前说尽学过的词汇想要得到表扬,小孩挺可爱的,仅此而已
当然,这部剧是有一定深度的,悬疑的重要程度可能不到十分之一,我依然认为这是部8分以上的优秀作品,奈何导演水平有限,这不是一部好的悬疑故事
只谈悬疑设计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